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

    代表委员说科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包信和代表:科技成果转化需多管齐下

    作者:本报记者 王琎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12日 07版)

        近年来,我始终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并呼吁科技成果转化需多管齐下。近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在煤气化直接制烯烃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我们正力争尽快将这一原创成果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我在调研中发现,科技成果转化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少研究者的课题并未真正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及经济社会重大需求,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脱节,也就是在供给侧存在问题;受成本、转化风险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因素制约,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中关键步骤突破多,配套研究相对少,成果整体性、系统化欠缺,不易直接进行转化等。

        我们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科技成果要先做出来并完善后再去寻求转化。事实上,如果能够实现科研的供给与需求相同步、相吻合,就不存在所谓转化问题,成果产出即可直接投入应用。因此,应当实现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信息对接,即科研人员要面向企业实际需求,并在每一个研究环节与企业保持沟通协调,不断完善成果;企业自身的研究部门也应打通各环节,尽早介入到研究过程中去,协助科研人员增强成果的应用性和系统化。与此同时,国家也要发挥桥梁作用,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市场主体的创新风险,保障其合法权益,从而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本报记者 王琎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