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皮肤、瘦削的脸庞、发白的夹克,眼前的西藏文联主席、著名画家韩书力委员透着一身的朴素和平实。谈起坚守了43年的雪域高原和西藏文化,韩书力委员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像我们的壁画艺术、唐卡艺术、寺院金铜佛像,还有民间雕刻艺术,都是藏文化的瑰宝。这些瑰宝散落在各处,亟须征集、储存起来,并建档和研究。”
43年的坚守,韩书力委员始终把自己的目光集中于传承发展藏文化。作为扎根西藏的艺术家,韩书力委员一直有一个心愿——在雪域高原建立一个集收藏、展示为一体的美术馆。这也成为他的心愿。
“目前,西藏美术馆建设项目已被列入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说到这里,他倍感欣慰。
作为藏文化的承载体,这个美术馆应该怎么建?
“这个美术馆应当建成亚洲喜马拉雅文化重镇,要弥补西藏文化的空白。”韩书力委员介绍,在这里,要征集所有反映西藏题材的好作品,要让观众从这里品味西藏从传统到当代、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完整文化链条,体会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理念。
来京前,除了调研国内各地美术馆,韩书力委员还自费前往法国和德国,考察了当地30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在总结国内外文化展馆建设经验基础上,《把西藏美术馆建成亚洲喜马拉雅文化重镇》的提案最终成型。
“是什么支撑您心甘情愿地在雪域高原求索奋斗40多个春秋?”面对记者的提问,韩书力委员坦陈:“我感谢西藏,让我所处的人文环境如此阳光友善,让我所吸吮的高原地气如此温润纯然。”
“1992年春,我去北京西郊拜望大病初愈的吴作人先生,并向他简要汇报了西藏美术队伍的情况。吴先生问我有无回中央美院的打算,我摇了摇头。吴先生欣慰地说,我看你就‘嫁’给西藏吧。”
“细细想来,可不是嘛,我早就嫁给西藏的文化了。”韩书力委员笑着说,“那里虽然高寒缺氧,却教会我如何去珍惜时间,如何去‘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的生命长度。外人虽然觉得我很苦,我却视这片高原为自己的福地乐土,以致不知老之已至,‘乐不思蜀’了。”韩书力委员如是诠释。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