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老大”到“辽老末”,辽宁采取什么措施振兴发展、阻碍振兴的体制机制问题如何破解、职工养老保险缺口怎样解决、结构调整怎样去产能……在3月5日举行的辽宁代表团开放日上,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反腐倡廉、改善营商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善民生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和媒体提问的焦点。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代表表示,“去年底辽宁经济增速在全国排在最后,我们的压力很大,但辽宁经济没有发生断崖式的下滑,辽宁经济增长减速但发展并未减势。”他说,去年,辽宁保持了就业和收入的稳定增长,全省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均高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振兴发展中,辽宁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要求,并将落实情况与干部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今年2月,接到《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后,辽宁主动与中央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积极对接,细化了156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同时,辽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辽宁省省长陈求发代表表示,辽宁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项工作上做得还不够。辽宁将在“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国企改革,让国有企业充分吸收社会资本,计划每年吸收社会资本500亿元,共吸收2500亿元以上。同时,辽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公开、公正、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民营经济铺天盖地的状况。
(本报记者 刘勇、王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