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电视剧深受观众的喜爱。这些极具社会使命感的现实题材佳作关注当下,反映社会生活,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同呼吸共命运,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
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中国电视剧选集》的20部作品中,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如《平凡的世界》《媳妇的美好时代》等。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深入人心
“贴近生活、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近几年优秀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的共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创作宗旨,充分表现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人心变化,敢于触碰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揭示真实的社会心理。如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媳妇的美好时代》《温州两家人》等作品以真、善、美为创作理念,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投射积极的生活态度,传播社会正能量。
有些现实主义电视剧还走出国门,进入亚洲、非洲、北美等地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捧。《媳妇的美好时代》不仅让坦桑尼亚观众了解了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且将中国文化带到了当地。
现实主义电视剧既表达了现实温度,又体现了历史厚度。《平凡的世界》描绘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人的奋斗史,以艺术化的手段高度还原了普通农村青年面对生活压力与人生抉择时,对最初梦想的坚守和对爱情的执着,以浓郁的人文关怀观照人性、理想、情感等生活百态。一系列作品亲切生动,与观众形成良好的心理共鸣,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植根现实生活 传递真情实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中国编剧协会会长高满堂刚开始创作《老农民》时,非常迷茫。出生于1955年的他虽然当过知青、干过农活儿,但在城市居住多年,对农村已相当陌生。于是,他用5年时间,走访6个省,从当年工作组组长、人民公社社长,一直到副省长,采访了200多人。“出发前准备的采访提纲一个也没用上,走进了生活,我才发现自己对农民的判断是多么无知浅薄。”高满堂感慨。他认为:“影视剧需要更多当代题材。我们当下的艺术创作为什么有高原无高峰,就是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做得还不够。”
在时空发现、精神开掘、整体把握上下功夫
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也存在难点和短板,如何让更多优秀作品走进百姓的世界,打动观众的内心?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认为:“开掘真正具有时代高度、接地气的戏,提升现实剧的品质,还要在时空发现、精神开掘、整体把握上下功夫。”
如何让现实主义创作既艺术地反映现实,又准确表达时代的本质特征?这些问题是电视剧创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近年来,大量优秀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作品为深化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用艺术的手段切入问题时,不是为了宣泄极端情绪,而是为了更好地透视生活,从而实现文艺作品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功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说。(本报记者 牛梦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