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16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上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星期四

    专家风采

    沈壮海:文化涵育思想 价值导引人心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通讯员 张青格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5日 16版)
    沈壮海,1971年生,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图为沈壮海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时照片。

        清晨,珞珈山下,风景如画。匆匆穿行武汉大学校园的沈壮海不禁驻足,轻嗅几株芳妍初绽的梅花。

     

        生活再是忙碌,也消磨不了一颗充满爱与美的心。片刻驻足品赏,他便吟得“凌寒梅花次第开,铁骨冰心暗香来”的诗句欣然离去,开始投身“战斗的一天”。

     

        如果当年没有选择从教治学,这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极可能顺从天赋与兴趣,成为一名书家,或者诗人。而人生的湍流在第一个转弯处遇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宏阔江河,便汇流其中,再未分开。

     

        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届统招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课题组最年轻的首席专家之一;首开先河组队编创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这位“70后”教授的履历中,刻写下一连串“开创”,载录着丰硕成果。

     

        而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照与研究,从未囿于学科边界。从思政教育到价值观培育,从价值观到以其为内核的文化软实力,进而立足文化建设的大背景反观思政教育发展路向……一路求索,他日渐形成“在对文化问题与思政教育问题的共同关注中思考、探索的学术偏好”。

     

        笔抒胸臆,言为心志。或许化用他两部书作的名字,最能概括其研究理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文化视野”,而“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之轴”须经由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心灵工程”方能实现。

     

        思想之路不断拓展,信念之基愈加稳固。

     

    思政情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破茧而出,贴地飞翔”

     

        回想初见沈壮海的情形,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戴钢书记忆犹新。

     

        26年前,执教于武汉大学的他作为招生代表远赴河南,选招一名中等师范毕业生入校就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众多竞争者中最终的胜出者,就是沈壮海。

     

        除了出类拔萃的学习成绩,面试时提交的论文《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一番沉稳谈吐,已透射出他颇具潜力的思维锐度与学术功底。

     

        生在河南博爱县寒门农家的沈壮海,自幼好学善思,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当时因能提前“农转非”而大热的焦作中等师范学校。1990年9月,沈壮海入读武大。

     

        作为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镇,武汉大学对思政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可谓精心。同班学生只有20人,和其他专业动辄招生几百人、常态性大班授课相比,沈壮海和同学们尽享学术“小灶”之益。多位知名教授联袂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鼓励学生读书、撰文,在社会实践中认识民生社会……熏陶渐染下,原本醉心于“舞文弄墨”和书法理论的沈壮海逐渐领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现实意义,并被师长们的信仰之坚定、敬业之激情深深打动。

     

        本科、硕士、博士,十年光阴,一路求索。2000年,沈壮海如期毕业,成为我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因为本硕阶段的优异表现,他甫一读博就被学院委以教职,边教学边读书,忙碌中大有学术精进、提升自我的深沉乐趣。

     

        不负众望的是,他精心撰就的博士毕业论文备受好评,迅速引起学界瞩目。

     

        这本名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著作,在答辩翌年便告出版,并入选“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此后十余年间多次印刷,第三版又即将修订推出。

     

        导师黄钊教授撰长文为序,如是评价:“(此书)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探讨,其思想之敏锐,观点之新颖,论证之用功,为同类著作所不多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也给予高度肯定。在他看来,作者首先对“有效性”这一经验性话语进行理论考察,“把这一实践课题带入了科学的殿堂”;进而又将目光转向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科学成果从科学殿堂带入现实工作的对策中”。这样的研究,不是浮于表面,而是“深入海底”,提供了“奠定在深厚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对策研究”。

     

        出版后备受称赞的佳作,选题过程不乏老师们的精心点拨,其中也有过不少善意的提醒。

     

        “这个题目看起来是对策研究,会不会深不下去?有的老师担心:我们的第一届博士生,还是应该多研究基础理论。直接研究应用对策,理论深度够不够?”沈壮海回忆。

     

        师长们的教诲,给了他坚持探索这一课题的更大信心和动力。这是深思熟虑后的自信与坚持,也是对现实问题的主动回应。上世纪90年代,思想领域矛盾斗争错综复杂,被寄予厚望的思想政治教育却难如人意。多次讨论、反复斟酌后,他和导师黄钊达成共识:理论研究必须服务现实、支撑发展,思政教育作为“经世致用、成风化俗”的学问,尤其如此。思政教育如果不能产生实效,则其价值、功能、地位就皆无着落,继续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有效性”这一议题自有深远意义。至于“理论深度”,他则用完整系统的学理论述、纵横中外古今的比较研究、独到而坚实的创新观点做了精彩回应。

     

        强调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应用性双重属性,注重满足人们对这一学科在理论与现实中的双向期待,自此成为沈壮海的治学理路。用他的话说:“理论研究应当是‘有术之学’,即有用之学、可用之学;应用研究当是‘有学之术’,即有理论支撑、学理依据的应用研究。”

     

        以此为肇端,他遨游于思政教育之海,捧出珍贝若干,激起浪花无数——

     

        提出拓建“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倡导从宏观视野、全局发展来研究思政教育的责任及其担当,参与到知识界广泛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去,紧贴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巩固创新。

     

        描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自觉与新未来”,呼唤学人们更加自觉地植根当下实践、直面数据时代、坚持学科自信,以新的自觉推动学科的新发展。

     

        深研学科研究面临的范式转换问题,呼唤“更加鲜明地坚持中国立场、拓展世界眼光、强化问题意识、张扬学术思维、注重科际整合”的研究新范式。

     

        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返本开新”之途,认为思政教育必须“破茧而出,贴地飞翔”——“破茧而出”,即突破当前渐趋固化的学术旨趣、理论视野、话语体系、研究方法;“贴地飞翔”,即植根生动发展的实践,在对实践的高度敏感、深度关注和深切感知中实现理论的飞跃……

     

        连珠成串,便是一条熠熠闪光的学术创新链条。2003年,时年32岁的沈壮海获评教授;次年,被遴选为专业点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成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批获此殊荣的二人之一。

     

    文化情怀——探寻“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中国道路”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主题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沈壮海是两位讲解人之一。

     

        和历次讲座、授课一样,沈壮海的讲述赢得好评,而治国者们对文化问题的孜孜以求与深刻理解,亦给他深切触动。

     

        求学十年,沈壮海从未放弃过文化喜好。本科毕业,他写就论文《董仲舒德教思想论析》;硕士阶段,悉心研读《礼记》《乐记》等典籍,挖掘儒家眼中乐、艺与道德之间关系。十年攻读期间,于中国古代道德文化方面多有著述的黄钊教授的言传身授,激发着他从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结合点上求学问道的浓厚兴趣。

     

        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两年,他在刘德厚教授指导下聚焦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并参加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从十四大到十六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作为子课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负责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笔耕不辍间,论著接二连三:《先进文化论》《软文化 真实力》《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之轴》……随着研究日益深透,对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与症结所在,他不断形成独到观点。

     

        ——文化软实力研究,亟待超越美国学者“软实力”之论,形成“中国话语”。

     

        沈壮海清醒地看到,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谓之“软实力”,实即以价值为核心、以吸引为手段、以同化为目的影响他国喜好与意愿的能力,其论不乏冷战思维,而中国着力塑造的“文化软实力”,立意、内涵、目标等与此截然不同。因此,我们不能“跟着说”“杂着说”,而要“自己说”“大声说”,及时确立中国学界对“文化软实力”概念本土化的、共识性的理解,形成这一概念的“中国话语”。

     

        ——文化自信,当承于“古”、强于“今”;树立文化自信,须以“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为出发点。文化自信既指向历史也指向现实,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既要戒除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戒除文化的“现实虚无主义”,礼赞并推进当下的文化创新创造。

     

        ——高度珍视并积极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世代传扬,更要“让优秀传统穿上得体的时装”。“首先强化文明的筛选意识和机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增进文明创生的意识和能力,用当今时代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古代的故事,赋予传统文化思想以新的内涵。”沈壮海呼吁,展示好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务要熟悉历史的中国,立足当下的中国;了解文本的中国,深入现实的中国;观察特色的中国,看清开放的中国。

     

        高度的思辨能力、锐利的思维灵光、磅礴的文字表达……很多学者对沈壮海治学的鲜明色彩印象深刻。而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汪信砚看来,沈壮海的文化研究,关键在于确立了宽广的全新视野。“学术研究视野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论域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水平。新视野的确立,往往会展现出学术研究新天地,引起研究方法和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正是这种宽广视野,使沈壮海在近年来中国思想界重大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与推进中建树卓然。

     

        2014年3月,通俗理论读物《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问世。这部由沈壮海任主编的读本,从理论之基、探求之路、文化之源、价值之核、时代之境、践行之思六个角度展开释讲,给人以思想开启与阅读美感。一经推出,好评如潮,至今已发行十几万册,并荣获中宣部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向全省干部推荐四本书,其中就有《兴国之魂》。

     

        沈壮海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诸多观点,在读本中得到了集中而生动的展示——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教、涵于制、行于众、化于境、固于利,推动人人主动践行,落到实处;

     

        一种价值观的培树,不但要有“乐谱”,更要靠“乐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于谱好了乐谱;但要把乐谱变成旋律,还得依靠每个乐手。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可为、人人必为、人人受益,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筑堤者……

     

        如何破除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维之结”?怎样增强价值观自信?怎样把握并利用好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规律?更多创见,化作一篇篇厚重严谨的学术论文。

     

        今天,更多关乎文化发展与研究的要务正在他手中有序推进,开花结果。

     

        积极推进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1世纪以来国外文化战略重要文献选编》,组织团队搜集美、英等十几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文本,汇编出版。“编这套文选,相当于画出当今世界文化建设的坐标系,确立我们中国的坐标点。”他谋划着,兴味盎然。

     

        由武汉大学牵头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以来,在梳理中华文化生成发展、发掘文化软实力根基、考察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探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深耕细作,正在涵育一批重要成果。

     

        即将到来的4月,一本全新的学术期刊——《文化软实力研究》行将问世,将聚焦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智力支撑。作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文化软实力研究》编委会的重要一员,沈壮海又肩起了新的使命。

     

        师者情深——问题意识、责任担当:“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在武大枫园,矗立着一块刻有《师德铭》的碑石。沈壮海曾为其手书,虔敬摹写。“荧荧红烛,巍巍师魂,身立杏坛,首修人品……”武大人自创铭句,浸染心魂。

     

        学生心里,自有衡量“师德”的一架天平。

     

        “一位好老师,可以让你如坐春风,也会令你如芒在背。”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刘水静这样描述沈壮海。

     

        “如芒在背”的似乎是小事,却从未淡忘——2012年国庆假日期间,沈壮海找来刚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刘水静交流论文写作。因为担心久习哲学的刘水静存在学科转换困难,沈壮海叮嘱其查实一些概念。几天后再见议起此事,刘水静惊觉早已忘记。沈壮海并未责难,默默拿出一张纸:“我查了几本论著,你看看是否有帮助。”

     

        “我顿觉后背生了芒刺一般,窘迫而内疚。后来相处多了感受更深:沈老师很少严厉斥责学生,但他有自己的方式,让你愧疚于自己的懈怠。”刘水静感慨。

     

        这种方式,便是“要求学生严,对自己更严”。学生们深知,沈壮海教学科研的举重若轻、挥洒自如背后,有天资,更有无数辛勤与苦功。

     

        学生时代,勤学深思就是沈壮海的日常状态。为写作博士论文,他广泛阅读,系统考察了从先秦到明末清初两千多年中国典籍中相关论述,选读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以至近现代西方思想家的相关文章,并再次逐篇精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及相关经典著作,摘录了厚厚五大本读书笔记,以至于某些段落烂熟于心。

     

        及至执鞭杏坛多年,沈壮海仍对每堂课抱有敬重之心。就在身兼多职终日忙碌的常态中,为了给本科生讲好三堂德育思想史课程,他提前两个月认真准备,还重读《马可·波罗游记》等相关书籍。飞机上、路途中,碎片化的时间都被他用来工作。学生们常在清晨五六点收到他回复的电子邮件,也常在递交论文几天后收到批注得密密麻麻的修改版。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中的句子,常被他拿来自勉,并勉励学生。

     

        忙碌的沈壮海,从不疏离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只要不出差,周六日他都雷打不动地在办公室读书撰述、指导学生。

     

        “沈老师会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去食堂吃面,一起散步。他对学生的尊重和平等以待,让你不忍辜负。”博士生段立国感言。

     

        勤力严谨只是基本要求。沈壮海心目中理想的学术,不但要高于现实,还要观照现实、对接现实、服务现实,“问题意识”与“责任担当”至为重要,调查研究与“应用之学”不可或缺。

     

        2006年,沈壮海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研究》。这一经历启发他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编制这个学科的年度发展报告,记述其生动实践,展现其实际效果,紧跟其创新进程,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事实参考与前瞻预判?

     

        说干就干。2009年春,十余位来自不同高校的思政学者应邀小聚珞珈山。“学术创业”的热情一点即燃,一项并无资助的研究项目就此启动。是年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9》正式面世,并获得各界高度评价。至今,《报告》已出版六辑,总计近300万字,为思政教育学科发展留下了翔实数据与宝贵资料。

     

        至今回想,沈壮海仍觉感奋。“在组织编纂过程中,我分明感受到了青年学者所承扬的、老一辈学者所期望的学科建设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思政学科是个年轻的‘后来者’,唯有更多的创新、创造,更强的现实关注与责任担当,更坚实的理论支撑才能助其成长、立高瞩远。”

     

        关注学科壮大,更情牵学生成长。他时常提点学生:做人远重于功业,“治心”方能治学,正所谓“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在一次关于学者成长的讲座中,他道出了心中期许的“人格密码”——厚功底、有担当、大视野、阔胸怀、勇创新、常开拓、会领军、能持守、淡名利、严规范。这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后学的殷切瞩望。

     

        45岁,正值当打之年,沈壮海的忙碌有增无减。除了常规教学科研之外,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持续深入,作为工程首席专家的他将教材编写修订、理论读本编纂审读、重大课题组织实施视为军令,随时响应;伴着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热潮掀起,他更坚定了带领团队“为国谋良策”的决心与脚步。

     

        工作之外,爱好唯有书法。曾在大学时编写出版《硬笔书法精义》的他,用和人品一样端方刚健的笔体,书写着情怀追求,书写着心中日月,书写着无比珍视却始终亏欠的家庭亲情。

     

        他目光前方,是永无止境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当求是而戒趋时,当植根实践而戒拘古摹西,当面对时代、面对实际,紧紧抓住时代的内在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也有赖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齐心努力。”他许下愿望,期待着与同道们共同实现梦想——“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

     

        (本报记者 王斯敏 通讯员 张青格)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