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过年好!”“老师辛苦了!”一连四五天,山西省安泽县城关小学教师赵云露的手机里不断收到祝福信息,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他们的“赵老师”送来新年的问候。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孩子们这些暖心的问候和开心的笑脸!”大年初三,记者来到赵云露家中,感受他们家难得的团圆时光——因为与丈夫分别在两个县教书,已有9年教龄的她也和丈夫两地分居了整整9年。可再苦再累,她还是享受着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分钟:“别看我们是个山区小县,不管是老师上课,还是学生学习,个个都铆足了劲儿!”
让赵云露如此干劲十足的,是这9年间发生在基层教师身上实实在在的变化。
去年,赵云露刚刚通过教师交流轮岗从和川镇小学交流回县城工作。2007年3月,刚从临汾师范学院毕业的她被分配到安泽县最偏僻的乡镇——罗云乡安上村教书。“学校是两排平房,一间屋子就是一个年级,桌子破破烂烂的。全校6个年级总共才40多个学生,一个教师就要‘包下’全年级所有课程。”当时才23岁的赵云露是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村里离县城有80多里,只有一趟班车,时间还跟上下课冲突。那几年我回家时,就在路上拦老乡的车,只能先到镇上、再想办法到县城,摩托车、三轮车都坐过。”
而仅仅是两年半的时间,这种令人心酸的景象就有了巨大改变。2009年,为解决农村小班额班级比例大、教育质量不高等难题,安上小学被“撤点并校”,赵云露和孩子们一起来到了镇上的和川小学。与此同时,吸引了众多优秀高校毕业生的特岗教师计划得到充分落实,乡村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孩子们不仅上学不用花一分钱,每天早上还能吃上有鸡蛋有牛奶的营养早餐。就连回家,学校还会根据路程远近给孩子们补贴路费。”掰着手指一项项数过来,赵云露喜上眉梢:“最重要的,是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老师多了,再也不用包班了,自然也就能给孩子们更专业、更有效的教育。”随着教室、学校一起发生改变的,还有乡村教师们的工资单。“我还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只有不到700元,9年里几乎年年涨工资,现在已经将近4000元了。”赵云露说,这在作为山区小县的安泽,可是个不低的收入:“如果在基层工作,每月还会有100元的基层补贴。尽管钱不多,可这是对咱教师实实在在的承认啊!”
教学环境变化了,收入提高了,队伍也壮大了——点滴变化汇聚成中国乡村教育最美的图景。对未来的生活,这些乡村文明的“燃灯者”还有什么期待?
赵云露有个深藏心底的愿望:“在我们身边,像我这样两地分居的教师家庭确实不少。我想,以后教师轮岗交流可不可以在全市、甚至全省范围内动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也能解决一些两地分居教师的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本报山西安泽2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