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保定人,保定这座古城于我有着难以割舍的血脉情缘。
这座城市不大,因为她的主城区从东至西仅要半小时车程;这座城市又很大,因为她历来都是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
30年前的保定算是一座安静的城市,没有大都市的喧闹,也没有区域中心的熙攘。春暖花开时,古城墙下琴声悠悠;炎炎夏日中,古莲池中荷叶轻摆;爽朗秋日里,梧桐花落宁静小巷;冬季虽严寒,亦有踏雪寻梅处。那时候的白洋淀,还是鱼鹰戏水,芦苇无垠;那时候的抱阳山,还有山泉叮咚,云浮山间。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小时候去刘守庙庙会赶大集,去二月二的龙潭庙会看大戏。
随后的30年间,城镇化建设的浪潮席卷全国,保定亦置身洪流。随着旧城改造和村镇变样工程的推进,熟悉的大院和胡同慢慢掩盖在钢筋水泥筑起的楼盘中,后来便消失无影;护城河里的鱼虾也没了踪迹;城市周边的村庄,越来越多的小型工厂林立……保定加入了与其他城市同质化的队伍,虽然到处可见商场、超市、购物中心,却没有了往日独有的光彩——不仅是保定,国内其他城市也如此。
再后来,在工业化的快车道上,保定这个城市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全国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名单中。记得小时候的雾,给人的感觉是湿漉漉的水气,清新冷润;如今则明显感觉到是霾,令人窒息而呛鼻。的确,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座古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人口大量增加,各种行业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利用的资源尽可能利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各种经济指数一翻再翻……然而,30年之后、50年之后、100年之后呢?我们的家乡还能剩下什么!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看似“此消彼长”的矛盾,不仅是保定面临的困境,也是河北乃至全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眼下,为了走出困境,唯有直面困难,调整发展思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近两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保定也在“筑巢引凤”,打造绿色生态之都。我想,这个“巢”应当是宜居之巢、乐业之巢、文化之巢、古韵之巢。但愿过不了多久,我又可以站在古城欣赏街景,寻找自己儿时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