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1月27日电 记者张国圣、李宏从正在召开的重庆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重庆将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确保7个贫困区县、885个贫困村、59.3万人在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
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黔江曾经孕育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区委区政府正以新时期的“黔江精神”推进扶贫攻坚。“以前扶贫都是送钱送物,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现在是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帮助农民提高自身创造性,努力从源头上实现脱贫。”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说,黔江着力将变“输血”为“造血”,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龙头企业入手寻找突破口。区里建立了“多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资金保障机制,通过整合行业、金融、社会等资源,新建、改建、硬化村道公路,解决山区群众饮水供水问题,夯实发展根基。
贫困户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扶贫对象和措施都必须确保“精准”。余长明介绍,黔江区组建了由33名区级领导带队的工作调查组进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完善了全区11430套贫困户“一书一账一卡两表”档案资料和65套贫困村脱贫项目建设台账,对扶贫对象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区委区政府还延续对已越线贫困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搬迁等方面的兜底救助政策,进一步夯实了返贫防线。
据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介绍,按照国家现行标准,2015年重庆市共有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1919个贫困村、165.9万贫困人口。“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如果不能给贫困村或贫困户对症下药,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刘戈新说,针对不同致贫类型,重庆采用梯度转移一批、搬迁安置一批、产业带动一批、教育资助一批、医疗救助一批和兜底保障一批等“六个一批”的办法,逐一落实扶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