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

    热点洞察·31省(区市)公布“十三五”规划建议,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各地如何勾勒五年民生蓝图

    作者:本报记者 邱玥 刘坤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1日 15版)
    “十三五”各地保障房建设进一步加快。CFP
    “十三五”时期,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将成为一大趋势。CFP
    资料来源:各省(区市)“十三五”规划建议 制图:邱玥
    CFP

    核心提示

     

        ■未来五年,20余省明确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或以上)

     

        ■北京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河北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

     

        ■中国13亿人口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需求给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难得机遇

     

        近期,各地“十三五”规划建议陆续向社会公布。这些引领未来5年各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里,关于百姓生活改善有哪些表述?

     

    就业创业:更多“实招”  

     

    ●新疆、云南提出“未来5年城镇新增就业220万人”

     

        从各地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已成为共识。

     

        就业稳,民生稳。“十三五”期间,四川提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2%以上。到202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新疆提出,未来5年城镇新增就业22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44万人。云南提出,未来5年城镇新增就业220万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各地加快完善就业促进政策。从2015年起,西藏实施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政策,通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对企业给予补贴,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照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目前,西藏已公布享受稳岗补贴的首批196家企业。

     

        各地进一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重庆将促进就业创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大力实施创业引领。2015年该市新增创业33.7万人,同比增长17.4%。新建成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7个,总量达到62个,累计孵化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800家,带动就业4万人。

     

        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部分地方的工作重点。宁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计划到2020年,实现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8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18%以上。

     

        在推进就业的同时,各地也提出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加强就业援助。如黑龙江推动煤城和林区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就业;陕西提出加强失业风险预防和调控等。

     

    居民收入:全力“翻番” 

     

    ●20余省(区市)明确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或以上)”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已逐渐成为各地“十三五”发展共识。各地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北京、河北、河南、西藏、黑龙江、海南、湖北、福建、重庆、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甘肃等省(区市)均在提出GDP实现“翻番”目标的同时,明确“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或以上)”。

     

        “十三五”时期,各地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确保低收入村、低收入户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贵州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西藏则明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此外,加大扶贫力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打好扶贫攻坚的“硬仗”也是各地“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大亮点。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已着手制定脱帽“时间表”,全面摸清贫困“家底”,坚持精准扶贫、脱贫,采取过硬、管用的举措,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未来,贫困地区发展滞后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短板将逐年补齐,并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保障房:紧盯“去库存” 

     

        ●河北年内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18万套,西藏提出“十三五”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以上

     

        2015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开工740万套,其中各类棚改580万套。2015年,基本建成480万套。截至2015年12月底,已开工783万套,基本建成772万套,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投资1.54万亿元;其中,棚改开工601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4%。

     

        进入“十三五”时期,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还将进一步加快。北京市提出完善基本住房制度和保障房供应体系,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全面实现“应保尽保”;河北明确提出,年内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1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2.5万户;广东提出将健全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河南推进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到2016年第一季度末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比重超过60%;西藏提出“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要实现显著改善,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30平方米以上。

     

        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成为各地“十三五”时期房地产市场领域改革的重点。天津提出加快盘活空房空楼空企空地和老厂房老村庄老轨道闲置资源;江苏提出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浙江提出加强农房设计,建设“浙派民居”,全面提升城乡品质环境;福建提出以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住宅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推行以公租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

     

    招考改革:凸显“公平”

     

        ●目前高考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已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63%,多数省份表示扎实推进教育公平

     

        在各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也被“提上日程”。例如,上海提出,促进上海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富活力,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差距,办好特殊教育学校,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公平的教育。宁夏明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现全区所有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到2020年该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广东也提出,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义务教育,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逐步推动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按照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的原则,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全面展开。2015年,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5个百分点以内,比2014年下降1个百分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较2014年增长10.5%,定向录取贫困地区农村学生7.5万名;2016年,中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还将继续提高,定向录取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将较2015年增加1万人。

     

        据统计,目前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已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63%。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其余29个省份也陆续制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生态环境:守住“红线”  

     

        ●北京提出,“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河北提出,“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

     

        从各地“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多数省份均表示加强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北京、河北、浙江等省市明确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PM2.5年均浓度大幅下降。北京提出,“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河北提出,“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污染严重的城市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位”。

     

        2016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5%、2%、1%和2%。宁夏“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2020年前所有符合改造条件的机组排放达到燃气标准,使所有现役电厂每千瓦时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电厂平均煤耗低于300克。浙江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黑臭河和地表水劣Ⅴ类水质全面消除,八大水系水质基本达到或优于III类水。

     

        此外,各地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高森林覆盖率。河北提出,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陕西提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主基调”“森林覆盖率超过45%”;宁夏提出,“森林覆盖率达到15.8%以上”;海南提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以上”;福建提出,“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百姓出行:更快“升级” 

     

    ●京津冀形成“1小时通勤圈”,陕西、重庆新建高速公路均超1000公里

     

        大力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着力消除短板和薄弱环节,成为各地未来五年的一项工作重点。陕西提出,积极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新建铁路35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达1500公里。黑龙江提出,建设县乡路1万公里、村级路2万公里,建成一批民用及通用机场,航空服务覆盖人口达到90%左右。重庆提出,铁路里程新增1000公里,完善“米”字形铁路网,高速公路里程新增1000公里,形成“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络。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表示,2016年,确保完成公路水路投资1000亿元,力争完成高速公路投资700亿元,路网改造150亿元,农村公路150亿元,水运建设8亿元。

     

        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也会成为一大趋势。从各地“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实现突破。北京提出,协同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天津提出,打造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推进交通智能管理、运输服务、安全保障一体化。河北提出,打通扩容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抓好北京新机场及配套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城乡医保:加快“统一” 

     

        ●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重庆、宁夏、青海8个省(区市)今年年底前出台城乡统筹实施方案

     

        梳理各省份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绝大多数省份均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大病和困难人群医疗保险待遇”,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更为突出。

     

        目前,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重庆、宁夏、青海8个省(区市)和兵团已在全省(区市)范围开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2016年12月底前将出台具体实施方案,2017年统一制度有望正式启动运行。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贵州提出全省新建、改扩建100所综合性医院,对40万人以上人口县的人民医院(含中医院)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西藏提出区域医疗中心基本形成综合诊疗能力,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5%以上;宁夏提出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和职业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在基层全覆盖。

     

        (本报记者 邱玥 刘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