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使命在于创造有序的公共生活,政治学的使命在于研究创造有序公共生活的国家治理。”2014年12月的一天,在和自己的博士生们研讨交流时,复旦大学副校长、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林尚立这样为学生们厘清政治和政治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告诫同学们:政治学研究要基于政治,但又必须超越政治。
冬季的上海寒意侵骨,年轻学子的心却因学术的魅力而火热跳动。在生动的政治生活中寻找政治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为现代国家政治建设服务,是林尚立对学生的殷切希望,更是他自己的学术旨归。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林尚立注重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分析和把握中国现实政治,坚持“中国的问题要由中国人讲清楚”。虽然身兼多重行政职务,然而,从讲台走上庙堂,从中国走向世界,这位政治学家却常怀“知识报国”之心,学者底色始终鲜明。
永葆中国情怀:“中国的政治如果不能由中国学者来解释,那就太对不起国人了”
1981年,林尚立考入复旦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许多同学选择出国,林尚立却选择了留校任教,做自己想做的研究。然而,朋辈均远隔重洋,他的研究又陷入瓶颈,心中难免苦闷。“有苦闷,但没有动摇,对我来说,研究中国问题不但有意思,更是一种责任——中国的政治如果不能由中国学者来解释,那就太对不起国人了。”
正是在这种情怀与责任的驱使下,他始终坚持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导向,并把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2000年,林尚立的博士论文《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经过两年酝酿后出版,接连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这本专著中,他用政治形态的概念对中国政治进行了整体性把握,解释了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政治形态随着经济基础改变而产生的变化。这是政治与经济耦合形态的变化,而非政治模式的变换——也就是制度不变,形态变化。这一于1998年作出的结论,不仅在学理上比较充分地解释了过去的政治形态变化,还准确地预言了市场经济确立之后中国政治的趋势与走向。
如果说这一阶段林尚立是用社会主义的逻辑去解释当代中国政治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他开始转向用现代化转型国家的逻辑来解释中国政治。他要从政治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这一次,他的灵感来自孙中山:“使中国迈向现代化、构建新制度,孙先生是一个有力的实践者。我用半年时间阅读孙先生全集和近代史著作,从中悟出,党领导人民建设现代国家是古老中国实现整体转型的有效形式,是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中国共产党成功把握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以自身的先进性为中华民族发展建设了新社会、新国家。”
这一阶段的研究形成了大量成果,《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建构民主:中国的理论、战略与议程》等都是标志性著作。
如今,林尚立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我开始研究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中国为什么会这样转型?”他决定回归历史,从中国大一统结构中寻找今天中国政治的逻辑。历史不可抗拒,其发展规律不可违背,林尚立深深体会到,中国走到今天,与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有很大关系:“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逻辑,谁就能得到历史给予的机遇;谁把握历史给予的机遇,谁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勇攀学术高峰:“我们要回到马克思理论的科学境界、严密逻辑和大关怀中去”
丰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术研究的执着与认真。而这正是林尚立作为学者广受称道的优点。
早在1989年,刚执教鞭的林尚立为学生开出“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分析”课程,并撰写了20余万字的手稿。然而,“随着对政治学和西方社会理解的深入,我发现,简单用比较政治学范式来透视中国政治,不但不能触及中国政治的根本,无法建构起中国政治的内在逻辑,而且会把活生生的政治肢解成各个区段和现象。”于是,他果断弃用手稿,并在此后的近三年时间里潜心钻研,产生了新的学术想法。这样的厚积薄发,让林尚立更加清楚自己的学术追求:“较早意识到西方政治学的特点与不足,反而让我可以深入思考,更好地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
1994年,林尚立赴日本庆应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他试图通过解剖一个国家政治的来龙去脉和内在结构来领会现代政治发展与政治运行的规律,写作了《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日本的历史与现实》。该书出版后,先后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学界普遍认为,这是20世纪90年代解释日本政党制度比较完整的著作,至今仍是日本政党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2003年,林尚立的研究再获突破。他发表了《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这是学界首次提出协商应成为中国民主进步的道路选择。同行们评价:这是对中国政治学说的一大重要贡献,为中国民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年9月,他走进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讲座。
坚持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是林尚立的创新秘诀。他折服于马克思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并惯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认识世界。他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所有社会科学研究公认的科学方法。这是建构理论最为基本最为规范的适用路径。”林尚立多次向由海外学者举办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暑期班介绍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方法,广受欢迎,给年轻学者以启迪。“这证明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世界性的,在今天依然很有生命力。作为学者,我们要回到马克思理论的科学境界、严密逻辑和大关怀中去。”
层层推进、勇攀高峰的学术研究背后,是林尚立将理论魅力传递给群众的热切渴望——
他将宝贵的时间投入通俗理论“小书”的写作中,所写的《中国协商民主的逻辑》入选“第六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受到广泛欢迎;他从不愿将学术禁锢在象牙塔内,长期在人民网、爱思想等网站开设专栏,为所有关心政治学的人打开了学术之门……
“让理论走向大众,是学者应尽的责任。理论通俗化,消除学术与生活的脱节和异化,有助于稳固理论根基、利国利民。”林尚立说。
常怀爱生之心:“真理会保护每一个人”
“严格”,是学生对林尚立的一致评价。一派温文的他,自我评价也是如此:“我的课堂是严格的。”
他为本科、硕士和博士精心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启发式学术训练——
本科生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逻辑和问题意识。为此,林尚立用2/3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一步步依照他的理论逻辑推导出最终结论,然后留出1/3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提问。只要与政治学相关,他都会认真回答。
硕士课程则侧重大量研读原著,学生除了要提交读书笔记,还要回答林尚立提出的问题。他认为,这样学生既能从书本中受益,又能从师生对话、思考总结中受益。
到了博士生阶段,林尚立对学术训练的要求愈加严格。“我带博士生,要求他们只有真正找到学术问题后才能开始写博士论文。寻找学术问题的过程是最好的学术训练过程;我会一次次否定学生的提纲,并给他指明努力方向,让他在试错中慢慢找到正确道路,从而对今后的研究有深切体悟。”2009届博士肖存良对这一过程记忆犹新:“我有幸用了3年就毕业,但是其中两年时间都在向林老师汇报博士论文研究思路,经过十几次修改之后才最终确定论文提纲。”
如今,行政工作越来越繁重的林尚立只带博士,然而严格程度不减。他的博士教学已经形成了“机制”:每年一度的博士生政治学工作坊,每月一度的论文研讨会,是他与学生们不变的“约定”。
严格并不是目的,借此提高水平、让学生对学术产生敬畏才是林尚立的苦心所在。他说:“当我敬畏学术时,学生自然会敬畏学术。”
在林尚立看来,教学是神圣的:“我们带给学生的不是45分钟的话语,而是让他享受一生的智慧。”在他的课堂上,既强调政治纪律,又鼓励学术自由,绝不阻拦学生正常的学术探讨,因为,“当在学术空间里交流的时候,真理是会保护每一个人的。”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毫不松懈的学术训练之余,林尚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宏大视野、学术关怀和脚踏实地的功夫。
“研究政治学,尤其是中国政治,需要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学术研究的关键并不在于研究对象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具备价值关怀、学术关怀”“不要急着发表文章,要多读书,做好学术积累”……谈起林老师的日常教诲,2014届博士生宋道雷滔滔不绝。
引领“智库时代”:“学术研究必须能够回答重大现实问题”
2013年11月,林尚立代表复旦发展研究院,从教育部相关领导手中接过了“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的牌子。当时的论坛,还只是个雏形。林尚立带领着复旦发展研究院,为论坛建章立制、丰满血肉。经过两年努力,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已经成为高校智库界思想创新、贡献智慧的一大平台;年会之外,《中国大学智库动态》《中国观》《信息要报》等自办刊物坚持365天不间断发声。
走上副校长岗位之后,林尚立积极推动复旦文科的建设和发展。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复旦特色,又能够推陈出新的发展道路,是他常常思考的问题。他决定对老牌智库——复旦发展研究院进行改革。
面对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是否矛盾的质疑,他胸有成竹:“高校必须增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从古至今,所有大学者都会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是可以被高校容纳的两个有交集的体系。同时,智库建设带来的学科整合、成果评价、人才激励等革新,也是促进高校改革的突破口。”
改革始于理念。“高校智库应该做国家前行航程中的瞭望者,登高望远,指引航向,针对重大问题提供战略性方案。”林尚立如此为复旦发展研究院定位。
近年来,复旦发展研究院作为学术服务平台,将学科建设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突出跨学科和复合性,传播与国家治理中心、金融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等10多个跨学科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智库成员们自觉地把理论研究跟战略思考、政策设计结合起来,每年完成各类学术和政策建议报告逾100万字。
在人才建设、对外发展方面,复旦发展研究院亦有许多创新之举。4年多时间里,复旦发展研究院位于美国、丹麦、墨西哥的三家海外研究中心一一挂牌成立。这些中心一方面服务国内学者,每年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出国访学、交流;一面时刻关注海外学术动向,把真实声音第一时间传回国内,帮助学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现在,新西兰、巴西等国都已向复旦发展研究院“抛出”合作意向,希望承建海外研究中心。
对于海外研究中心,林尚立还有着更深的期待:“未来要在全球布点,建成复旦发展研究院海外研究中心联盟。通过这一联盟,汇集中国智慧,与海外学者进行学术对话,凝聚世界智慧!”
林林总总的行政工作使林尚立日益繁忙,可他初心未改:“我的本职是个学者。”每天晚上的3小时加上周末,是他雷打不动的学术时间。
敬畏学术、情系中国,催生他永不停止探索的步伐。
林尚立 一九六三年生,复旦大学副校长、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学概论》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
(本报记者 杨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