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9时,北京人民大会堂外,清澈透亮的蓝天白云和空中掠过的飞鸟使北京的天空看起来比往常更为高远。
一个小时后,这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在人民大会堂内弥漫:在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现场,60位获奖代表先后上台,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中接过奖状。
这60位科技工作者,有的两鬓泛白,有的风华正茂。他们代表着不分年龄、性别、国界的科技创新在我国遍地开花。
当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学”第一完成人、45岁的潘建伟在代表所有获奖者作现场发言时,铿锵有力地抛出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
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台下所有人对这句话的共鸣。
潘建伟说,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让他们备受鼓舞和振奋。他分享了一段1996年的回忆。“导师塞林格教授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回答说,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2001年,潘建伟回国组建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他自信地说。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九州,每个人都能一展所长,展翅高飞。
“我们要努力创新,做出更多的原始创新成果,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心愿。”潘建伟在最后的发言中呼吁。
这个心愿,一直在实践。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一完成人张建云告诉记者,他们的团队之所以能历时10余年“坚守大坝”并最终成功,是因为有一个信念:要用科技创新为国家和百姓解决大坝溃坝带来社会和生态灾难的隐患。
这是一个朴实的信念,但朴实中见初心:人人可创新,创新为人人。在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每个人的一次振翅翱翔,带给后继者的会是一片更加开阔的天空。
(本报北京1月8日电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叶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