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发布已经一年多了,这是一个将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从“小文化”向“大文化”转变的里程碑式的文件,然而许多地方还没有认识到文件的重要性,更谈不上用《意见》去指导融合发展的产业实践。而北京市不仅深入学习和领会《意见》的精神,今年4月北京市政府还率先出台了《北京市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行动计划》),细化国务院的文件,建立金融、专业人才等平台,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落实“创意设计+”行动,助力北京经济转型发展。
1、体现北京特色的“创意设计+”行动计划
2015年底传来最新消息,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北京成为中国首个商品消费突破万亿元的城市。在“互联网+零售”“线上+线下”“商品+娱乐”发展趋势引领下,北京市消费结构呈现出“小康化”的喜人变化。
北京针对“商业中心”和“都市消费型城市”的特点,在《行动计划》中特别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商业融合发展板块”:鼓励商场、餐饮、酒店等企业强化创意设计,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体验式消费项目;引导传统书店、电影院、演艺场所等引入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商务服务与休闲文化高度融合的综合消费场所等。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北京消费市场始终保持中高速稳健增长,消费已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74.4%,高于投资贡献率45.4个百分点。继续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丰富商品种类和商业业态,以商务繁荣带动创意转化,积极促进大众文化消费,就抓住了“牛鼻子”,将进一步扩大服务性消费规模,促进北京经济转型。
除了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商业融合发展板块”外,结合首都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行动计划》还增加了两大板块,一是针对北京文化与金融融合持续涌现、不断创新、位居全国前列的特点,增加了文化与金融融合板块;二是针对北京教育科研资源最为丰富、教育业态创新成效显著的特点,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教育培训产业融合发展板块。这样,国务院《意见》中,明确要求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数字内容产业、旅游业、都市农业、体育产业、人居环境和文化产业七个领域融合。而北京却是“7+3”,创意设计要与十个产业深度融合,更接北京的“地气”,更符合北京经济转型的产业实际。
“全国文化中心”现已明确成为北京市的四大功能定位之一,同时北京市已于2012年获得“设计之都”的身份,这都表现出北京在该领域的发展潜能。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1—8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达7000亿元,同比增长5.1%,但在业内看来,北京文化消费还有约5000亿元的市场空间,这正是未来《行动计划》可以有所作为的机会。
2、把创意设计提升到战略高度来思考
近日,北京市动物园批发市场商圈首个完成整体疏解的天皓成服装批发市场,已经变身为宝蓝金融创新中心,将“腾笼换鸟”,集中互联网、高新科技、文创设计等新产业。据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卢映川介绍,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功能区,正在全面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城市管理和品质,2016年底前,将彻底疏解动物园批发市场全部30万平方米市场,疏解从业人口3万人。
非首都功能疏解后,将由哪些新的产业来填补产业空白?“创意设计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它可以有效地把文化转换成经济的一种价值,创意设计作为经济的一种助推剂,连接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提高生活品质和发展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说,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纷纷把设计作为国家战略来思考,许多国家把设计作为国家振兴产业的核心价值,在我国周边,韩国也明确提出“设计立国”的国家策略。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也将变成北京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按《行动计划》预计在2020年,北京基本形成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的融合发展格局。
“在《行动计划》中把创意设计提升到战略高度来思考,还就如何落实落细做了具体分工”,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注意到,《行动计划》共有十大融合发展行动,细化了六大融合路径,建立八大保障机制,涉及北京市60个部委办局,成为近年来少有的整合动员领域最为广泛的联合行动之一。肖永亮说,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现在我国制造业的“软肋”是做下游和做加工的多,高端的研发和设计却是薄弱环节。有思想才会有设计,有设计才会有创造。因此,《行动计划》中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一个关键环节。
3、突破创意设计的人才和资金瓶颈
“设计”是一个方法路径和思维方式,是跨学科的,国内国外的设计师最大的差距根源在理念,最终决定一个设计师会成为“设计工匠”还是“设计战略家”的也是理念。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任宋慰祖认为现在中外设计师在理念上的差别,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设计师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的一些东西,因此,加强对设计师的培养,促进创意设计人才的成长,是《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创意设计人才的学习培训还不够,缺少评定分级标准,而高端创意设计人才引进还不通畅。针对该情况,北京市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北京市文资办定期举办各级各类专题培训班,着力提高文化创意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文创双高人才发展中心也已正式揭牌并开展运营服务,为文创企业及人才打造专属的服务窗口,统筹开展人才引进、代理招聘等服务。同时还在全市认定30家文创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仍是部分企业面临的障碍。对此,北京市搭建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和服务方式,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强大资金支持。目前北京市文资办已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银行等13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搭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统贷平台”,加大对文创类企业的有效资金支持,并不断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4月末,北京地区文化创意贷款余额847.86亿元,较年初增加42.18亿元,增幅5.23%,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85%。
4、让“创意设计+”的氛围更加浓郁
通过印发《行动计划》,各行各业普遍关注并认识到创意设计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北京市“创意设计+”的氛围愈加浓郁。
旅游是人们休闲娱乐中的一部分,《行动计划》指出,赋予旅游产业更多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进衍生产品和旅游项目综合开发。在该领域,故宫已经传递出积极的信号。
故宫是北京的文化地标,但如今游客参观故宫不仅是欣赏景色,还有超过7000种各具特色的文创衍生品,如故宫手机壳、朝珠耳机等,仅今年上半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就已突破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销售总和。在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看来,故宫通过有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受市场肯定的文创产品,既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借此创造社会效益,广泛传播历史文化。
在《行动计划》中,数字内容产业提速行动也是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要推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进程,培育数字内容产业新业态。“为迎接数字化营销的挑战,蓝色光标一方面投资并购行业内国际领先的企业,如英国社交媒体营销公司,提高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水平,此外还先后投资数十家行业领先的移动互联技术和渠道公司,提高自身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进行营销的水平。”蓝色光标传播集团总裁毛宇辉表示。
除此以外,其他产业也正在逐步实现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融合。例如网秦移动推出的满足多语种的全球新媒体平台,通过与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等媒体合作,实现媒体内容在新媒体上的呈现,并通过UI设计,让用户能以更方便、更轻松的方式浏览各地新闻。而农业方面也在借助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提升自身的产业价值,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实现民俗村观光等多个业态。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处于产业链高端,不仅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耗能、低污染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融合渗透性和高辖射性,能深度融入相关产业的研发、制造、流通等诸多环节,并衍生出高精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甚至新产业,对于提升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青亦表示,《行动计划》提供的思维和路径,将深刻改变北京的发展格局,让创意设计成为首都经济的新引擎。
(本报记者 董城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