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问题报道”余波难了

    作者:本报记者 谢宗睿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0日 05版)

        12月17日,随着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审判长李东根对日本《产经新闻》首尔分社前社长加藤达也作出“无罪”判决,日韩两国之间沸沸扬扬闹了一年有余的“问题报道”事件终于告一段落。

        这桩深深搅动日韩两国外交关系和国民情绪的重大风波,起源于时任《产经新闻》首尔分社社长的加藤达也所撰写的一篇题为《沉船当日朴槿惠不知去向,究竟与谁见面》的“问题报道”。

        2014年4月16日,韩国发生“世越号”客轮沉没惨剧。此后一段时间,韩国总统朴槿惠对于该事件的现场处置和后续处理等问题在韩国国内引发争议。加藤达也报道了朴槿惠被指在“世越号”客轮沉没当天7小时行踪不明,以及韩国国会围绕此事进行的辩论。报道还援引韩国《朝鲜日报》于2014年7月18日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总统的“传闻”》的报道,转述了朴槿惠当时其实是在与某人会面的“传闻”,并援引所谓的“证券街相关人士”的话,将朴槿惠与会面的男性描绘得如同情侣一般。

        报道于2014年8月3日在《产经新闻》网站刊发后,立即在韩国引发轩然大波。韩方认为,该报道所述“传闻”并不属实,涉嫌损害总统朴槿惠的名誉。随后,韩国保守团体“自由青年联合”等方面将加藤达也告上法庭。韩国检方要求判处加藤达也一年零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加藤达也自2014年8月7日起被韩方限制离境。

        在日韩两国关系近年来因“慰安妇”等历史认识问题陷入僵局的大背景下,该事件立即火上浇油般地引发了两国之间强烈的外交交涉、媒体论战和国民情绪对立,严重阻碍日韩关系改善发展。不仅日韩两国相关部门为此反复折冲交涉,在11月2日举行的日韩首脑会谈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还当面向韩国总统朴槿惠表达了对于韩方审判加藤达也一事的关切。

        据韩联社报道,在12月17日进行的审判中,法官在裁决时表示,被告人撰写的报道内容虽有不妥之处,但这应属于新闻自由保护范围内。报道中的有关“传闻”并不属实,确实损害了朴槿惠个人的名誉,但鉴于报道主要就“世越号”沉船事故质疑总统的行踪,因此认定其并未诋毁作为公众人物的朴槿惠总统的名誉。

        至于导致朴槿惠个人名誉受损的行为,法官认为,作为媒体人,被告人在将韩国的政治情况传达给日本读者的过程中提及了有关朴槿惠的“传闻”,不能认为其有诋毁朴槿惠个人名誉的目的。

        对于这一审判结果,日韩双方基本上都给予了积极评价。12月17日当天,安倍晋三在首相官邸对记者就此“表示肯定,期待对日韩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也表示:“期待对推进日韩关系带来好的影响。”日本共同社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这一判决清除了日韩两国间的一个“负担”,并援引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及专家的话,肯定该判决“是妥当的判断”。

        在宣布判决结果后,韩国外交部官员表示,希望类似虚假报道影响韩日关系的事情不再发生,同时也评价称,此案对韩日关系的压力得到消除,期待两国关系能得到改善。

        但是,有日本媒体分析认为,“问题报道”事件虽已判决,但余波仍难以平静。

        首先,该事件引发的有关新闻道德和伦理的讨论远未结束。如何划分言论自由与损害他人名誉的界限,新闻报道如何处理事实与传闻,如何权衡媒体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批判的权利与公职人员自身的隐私权和名誉权,这些问题将引发长久的讨论。

        其次,在日韩两国媒体对于该案件审判过程的报道中,都提及了一个引人注意的细节。在12月17日审判之前,韩国外交部向法院提交了一份文件,其中称:“日方要求考虑日韩关系等因素,作出妥善处理。(对日方要求)有必要认真考虑,希望顾及这一点。”在17日当天的公审中,该案的审判长宣读了这份文件。对此,部分法律专家和学者认为,在韩国这样一个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国家,在司法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韩国外交部向法院提交文件,有试图干涉和影响法院判决结果之嫌。这种做法只可作为特例,而绝不应成为常态。

        (本报东京12月19日电 本报驻东京记者 谢宗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