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旧的绿皮火车,到“和谐号”动车组;从平均时速100公里的普速列车,到实验运营时速达到486.1公里的CRH380AL高铁列车;从遭遇高铁技术发达国家的垄断封锁,到敢于同台竞技并用实力赢得市场,中国高铁在短短十余年间的发展气势如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继承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全部业务和资产的中国中车,让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变成了引领者,打造了一张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
大智慧谋取跨越式发展
12月11日,“中国高速铁路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隆重举行。中国中车的高铁列车亮相展览,彰显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实力,极大提升了我国民族工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高速铁路是当今时代高新技术的集成和交通现代化的标志。在21世纪初中国高铁刚刚起步时,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法国阿尔斯通与日本的川崎重工等高铁制造企业基本垄断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技术。
如何实现高铁技术的弯道超车呢?以市场换技术,中国中车探索了一套“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模式。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发展高铁最理想的市场条件,这个令国外高铁企业垂涎的巨大市场,是中国高铁发展的独特资源和谈判筹码。
2004年,中国中车旗下的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在当时铁道部的统一部署下,与几家国际高铁巨头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纵横角逐。在与国外技术成熟企业的合作中,中国中车迅速提升了高铁列车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本土化的高端技术人才在合作中得到深入锻炼,这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铁全产业链的科研攻关能力。
如今,中国高铁列车已经系统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以目前奔驰在京沪高铁上的CRH380A为例,它成功实现了头型、轻量化车体、转向架、减振降噪、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
“CRH380A由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有50多家企业、330多个科研院所参与,近60名院士、500多名教授、近万名科研企业研发人员贡献智慧,最高运行速度能达到380公里/小时。”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建英说。
截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投入使用的高速铁路将突破1.9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在建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拥有动车组列车最多的国家。
大视野布局国际化运营
在欧洲、马来西亚、新西兰、印度……中国中车的高铁列车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漂洋过海,飞驰在世界各地的轨道上。
据统计,2011年—2014年,中国中车的海外签约金额分别为19.25亿美元、35.88亿美元、39.6亿美元、67.47亿美元,产品出口国别达101个,涵盖六大洲11个市场区域。
在世界各国争相建设高铁的格局下,中国中车积极与铁路总公司合力推动“高铁出海”,加快高铁列车产品、服务、技术、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影响所及的国家和地区,高铁列车作为现代交通物流业的标志,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南非目前是中国中车最大的出口市场,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中国中车建立了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及相关核心配套部件的本土化制造基地,为南非培养了150多名本土化机车制造工人,还为当地建立了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创造了就业和税收。此外,中车还在南非开展捐助孤儿等社会公益活动,赢得了南非人民的尊重。
随着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中国中车的高铁列车越来越具有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意义。在这张“国家名片”的示范下,越来越多具有核心科技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高端工业产品品牌“国家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了亮丽的“中国风”。
链接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是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现有46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17万余人,总部设在北京,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
大事记
2004年
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四纵四横”的中国高速铁路骨干网络规划。
2007年
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140对“和谐号”CRH高速列车投入使用。
2008年
8月1日,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正式开通运营。
2010年
12月3日,第二代中国高速列车CRH380AL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创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高铁最高实验运营纪录。
2011年
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北京至上海缩短至约五小时。
2012年
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2015年
6月1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成立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
6月30日,中国标准动车组(CEMU)正式下线。
(本报记者 钟超 本报通讯员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