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浓墨重彩写就大美华章

    作者:董天策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3日 08版)

        当读到广西上林“摆渡教师”石兰松二十六年如一日接送学生,当读到湖南中方蒿吉坪民族学校杨贤生校长扎根瑶寨三十年,当读到马来西亚华人廖乐年在梅州山村义教十一年……作为《光明日报》多年来的作者与读者,每一次无不受到精神的震撼与心灵的洗礼。我们不仅应当向这些“最美乡村教师”以及“最美导游”“最美养路工”“最美邮递员”致敬,而且应当为光明日报社五年来寻找“最美”、报道“最美”的主题宣传与公益活动礼赞!

     

        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变成现实。尽管我们已经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曙光,但毕竟还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这个时候,最不该忘记的,是那些在艰难环境中仍然奋斗不息、无私奉献的人们。从“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开始,光明日报社先后开展了“寻找最美导游”“寻找最美养路工”“寻找最美邮递员”“寻找最美地名”“寻找城市最美雕塑”等公益活动,用感人的事迹和清新的文风报道“最美”,以“最美”系列弘扬和引领核心价值观,赢得上至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下至广大读者网友的感动点赞,开创了一个主题宣传与公益活动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为什么光明日报社的“最美”系列能够取得如此好的传播效果?首先,精心策划,发现“最美”。不论是乡村教师的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还是养路工的敬业与创新,抑或邮递员的不辞艰险与劳苦,都体现出古人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利及万物不言所利”的精神与境界。“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以及后来的“最美”系列,正是通过精心策划,让那些“大美而不言”的人物事迹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故事本身蕴藏着的精神力量砥砺人心、烛照时代,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有感染力、穿透力,更好地走进人们的心灵。

     

        其次,创新报道,协同推进。对“最美”典型,不仅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写出感人肺腑的精美作品,而且运用群像、留言箴言摘登、推荐自荐理由摘登、最美(乡村)教师剪影等形式,以消息、通讯、评论等多种体裁进行报道。同时,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由《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重点新闻栏目利用早、中、晚多个时段联动报道,大力宣传典型教师的感人事迹。再由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地方网站等多种网络媒体报道或转载,形成各种媒体的互动传播,大大增强了立体化传播的辐射力、影响力。

     

        再次,搭建平台,推动公益。一方面,开展研修培训,搭建互助平台,让“最美(乡村)教师”走进北京校园和名师课堂,让城市师生聆听“最美(乡村)教师”的从教经历,让他们结成互助对子,为基层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助力。另一方面,搭建帮扶公益平台,通过爱心企业给予获得殊荣的“最美(乡村)教师”和“特别关注(乡村)教师”一定的资助,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改善乡村学校的校舍、住宿条件以及教师们的生活、教学条件,形成全社会关注乡村教师、关心农村教育事业的正能量。

     

        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是当代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人文关怀,推动他们去寻找“最美”,报道“最美”,帮扶“最美”,谱写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美华章!

     

        (作者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