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企进铜”深化合作座谈会在陕西省铜川市举行。当日,铜川市政府与54家央企、陕西省属企业、民营以及外资企业集团开展战略对话,务实合作,签订项目71个、涉及金额528.45亿元。
对于铜川这样一个人口和经济总量比较小的地级市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这绝非偶然,是铜川市几届党委政府蓄积力量转型发展的一次华美绽放。
骄傲与梦魇
铜川是一座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因煤而兴,是西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50年代,铜川还建起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泥厂。然而,随着资源衰减,铜川遭遇了“矿竭城衰”的困境。2009年,在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中,铜川市位列其中。
铜川,变成了“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为此,铜川市委、市政府对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进行了积极探索。
当务之急是解决环境严重污染问题。铜川市委、市政府实施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控烟、减煤、抑尘、增绿多措并举,累计关闭拆除57条落后水泥生产线,淘汰产能750万吨,在全国率先实现水泥生产无立窑,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铜川市确定了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认真解决民生问题等转型发展总体思路。目前电力电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非资源性接续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有30%以上。此外,铜川市还把旅游作为经济转型的龙头产业,重点建设照金香山、玉华宫、药王山、陈炉古镇四大景区,形成了集红色旅游、宗教文化、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多个旅游板块。
经过10年的探索,转型发展已经成为铜川现在和未来的主旋律。
激情与超越
“太美了,青山碧水,白天鹅、朱鹮当空翱翔。”专程从外地到铜川拍摄朱鹮的摄影爱好者郭先生拿起相机拍个不停。
2013年7月3日,32只朱鹮在铜川市沮河湿地放飞,这是朱鹮在秦岭以北放飞的第一个实验区。次年4月,野化放飞的朱鹮中有一对先后顺利孵化出两只雏鸟。这两只铜川籍小朱鹮的顺利破壳,标志着中国首次在秦岭以北地区自然条件下成功繁育朱鹮,这也是铜川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见证。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把林业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逐渐成为渭北地区的“绿肺”。
2012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报告在比较了294个城市10年综合竞争力指数变化后,对提升最快的城市进行了排名,铜川市因成功实现发展转型而位列第七。2013年,铜川市一举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该市宜君县和耀州区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区)。
有了生态文明这个底子和底气,铜川开始谋划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发展。
创新与发展
“‘国企进铜’是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座谈会议精神,加强企地合作,促进国有企业来铜投资兴业的一项重大举措。”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说。
不同的是,此次“国企进铜”并非来者不拒,铜川市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杠杠”和“底线”——即所涉产业项目必须是绿色低碳、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要求和铜川转型发展实际的高新技术项目。
思路清则方向明。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局面,在“十二五”即将圆满收官和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铜川市委、市政府深谋远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引,围绕“深度转型、追赶超越”的定位,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接续产业培育壮大等方面,积极策划实施“千亿百项”行动。
“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生态、政策优势,按照‘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的总体要求,以转型发展为统揽,用足用好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机遇和政策,紧抓县区、园区、景区,使全市呈现不断向好的发展态势。”铜川市市长杨长亚说。
11月18日,由陕西省国资委、中共铜川市委、铜川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国企进铜”活动,就是“央企进陕”活动在铜川的延伸。至此,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铜川市就引进深化合作项目71个,总投资达528.45亿元,刷新了转型发展中的“铜川速度”。
“我们要按照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升铜川转型发展的深度。此次与54户企业签订的协议中,80%以上都是可持续的、环保的、绿色发展的,是铜川深度转型急需的项目。”杨长亚说。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