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寻踪

    从岭南到辽东:跨越一千六百年的万里寻根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0日 05版)
    冼夫人像 资料照片

        入冬的辽东天寒地冻,却挡不住来自岭南的万里寻亲摄制组一行的热情。在广东省高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金福的带领下,南国来客在冰天雪地的辽宁朝阳北票市,寻找闻名南北朝及隋朝的“岭南第一夫人”冼夫人的夫君——冯宝的足迹,并代表岭南几万名冯氏后裔来问祖寻根。至此,一段断裂了近1600年的历史再次接续。

     

        因为《光明日报》1961年发表过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写的《冼夫人》的渊源,所以本报记者随同采访这次“寻根”。近1600年前,北燕王族后裔冯宝与百越首领冼夫人的一次联姻,是汉俚民族融合的里程碑,并开启了岭南发展的新篇章。

     

        一段湮灭了近1600年的历史

     

        说起“三燕”,史书着笔并不多,随行的考古学家冯永谦告诉记者,“三燕”指的是1500年前五胡十六国时代三个起家于辽宁朝阳、国号均称“燕”的本土王朝,为明晰排序,后世史家将其分别定名为:前燕、后燕和北燕。

     

        前燕、后燕均为慕容鲜卑所创,北燕为汉人冯跋所立。这三个王朝加在一起,时间跨度为99年。关于这三个王朝,历史记述甚略,关键环节一笔带过,在20世纪90年代,辽宁省考古专家田立坤正式提出“三燕”概念。

     

        公元436年,北燕为强大的北魏所灭,北燕末帝冯弘一把大火烧了国都龙城(今朝阳老城),率北燕臣民逃往辽东。公元438年,冯弘为高句丽王高琏所杀,北燕灭亡,几个儿子各奔东西,有一支归顺北魏,成为北魏名门,另一支有300人,于437年受命在冯业的统领下,从海边登船逃难,浮海万里,投奔南方当时与北魏为敌的刘宋王朝。然而,出于多种原因,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冯业相关记载,其南渡广东的历史更是证据难寻。

     

        岭南冯氏遗踪再现

     

        这次广东与辽宁万里寻亲,多亏了辽沈晚报记者张松。张松在2013年1月计划采写“三燕寻踪”系列,从辽宁出发远赴广东肇庆,访查当年三燕族人遗踪。其中最令他挠头的就是三燕中的“北燕”,这个王朝时间短、史料少,几无线索可寻。

     

        当时,张松在肇庆闲翻报纸资料。突然,刊发于2013年1月4日的《南方日报》题为《纪念冼夫人诞辰1500周年》的整版文章映入眼帘,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冼夫人的夫君冯宝为“北燕”王室后裔……起家于遥远北国的北燕王族怎么会出现在岭南高州?

     

        学者们在《隋书·谯国夫人传》找到这样一段文字:梁大同初(535年),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冼夫人,冯宝之妻)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冯宝)聘以为妻。融(冯融)本北燕苗裔,初,冯弘之投高(句)丽也,遣融大父(祖父)业(冯业)以三百人浮海归(刘)宋,因留于新会。自业及融,三世为守牧(守指太守,牧指刺史)。高州那里有证据能佐证这一段记录吗?

     

        张松立刻请肇庆外宣办副主任伍意万帮助查询此事,咨询电话直接打到高州,高州方面也大吃一惊,当年冯氏浮海南渡的历史在遥远的北方竟然能够接续上!张松当即驱车从肇庆直奔高州,走进了此前全然不知的高州冼太庙,除了冼夫人,那庙里还供奉着张松苦苦寻找的北燕王族后裔:罗州刺史冯融、高凉太守冯宝(冼夫人夫君)、隋朝左武卫大将军冯盎、唐朝洪州都督冯智戴、清代国子监学录冯名望……原来,1578年前,冯业率人登船逃亡后,因遇风暴,最终于今广东新会登岸,受封广东新会,出任新会太守,后封罗州(今茂名化州境内)刺史。这位当年南奔的北燕王子冯业,便是广东冯姓之始祖,传至今日,已是第45代。

     

        由冯业至冯融三代均为罗州刺史。然而,作为粤西人,大多不认识冯业、冯融,但冯融之子冯宝却家喻户晓。因为,冯宝是被誉为“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的夫君。

     

        冯冼联姻与家国情怀

     

        专家告诉我们,当时的北燕王族冯氏流亡他乡,到冯融出任罗州刺史时,有职无权,四面楚歌,迫于形势,主动提出与岭南兵强马壮的俚族冼氏联姻,让自己的儿子高凉太守冯宝与俚族首领冼氏结为秦晋之好,冯冼联姻后,两家联手开发岭南、传播文明、收复海南、平定叛乱、安抚黎庶,岭南终成富庶文明之邦。

     

        在冼夫人的协助下,冯宝努力传播汉人的先进文化,教民耕织,用铁制农具代替落后的刀耕火种,帮助当地俚族百姓兴修水利,采用“牛耕田”等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在郡内开设教馆,吸纳俚人子弟入学读书,并亲自到馆讲学,高州民间至今还流传有“冯宝指令读诗书”的诗句。

     

        冯宝出任高凉太守前,当地医疗条件十分落后,且充斥迷信观念,俚人一旦患病,便认为是邪魔附体,请来神巫驱病消灾。为扭转这种风气,冯宝经常派人到百姓中宣传防病治病道理,并将治疗常见病的简单验方传授给当地的少数民族。俚人视其为救苦救难的大恩人,亲切地称他“冯公宝”。

     

        冯宝的妻子冼夫人更是一位彪炳千古的中华女杰。她身处王朝更迭的南北朝大乱世,总能把握大势,顾全大局。欧阳纥叛乱时,扣押其子冯仆为人质,一边是国家,一边是亲子,冼夫人派人捎话给身处敌营的儿子: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冼夫人89岁高龄时病殁任上。晚年的冼夫人曾将历朝赐品陈于案前,面对众儿孙,回首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留下这样一句话: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就这样,‘三燕寻踪’因意外的高州一行,因北燕后人与冼夫人的出现,峰回路转。它不再仅仅是查访遗迹、探踪史谜,而升级为我们血脉间传承不息的家国情怀。”张松说。

     

        11月25日至30日,高州寻根一行先后到北票博物馆、冯素弗墓、大黑山等遗迹拍摄。高州博物馆原馆长、冼夫人研究会副会长张均绍对记者说:“高州与北票两地同脉同源,文化底蕴厚重,充满生机和活力。希望双方能加强沟通,深化在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为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 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