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二周。“我们把做菜的食材准备好了,就看下一步怎样在厨房里操作,做出既有法餐特点又有各地美食特色的巴黎大餐。”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以幽默的比喻来形容第一周谈判的感受。在他看来,虽然谈判很艰难,但已为下一步谈判打下了基础。
然而,悬而未决的资金问题依然考验着各国的信心与耐心。在苏伟看来,融资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
气候资金主要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此前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华沙会议确定了“长期资金”目标,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并保持执行的透明度。然而,兑现承诺却显得异常艰难。今年10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气候融资报告显示,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提供的公共和私人资金在2014年有618亿美元,与承诺的1000亿美元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还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此质疑,认为实际上连618亿美元也没有达到。
巴黎布尔歇展览中心谈判桌上,不同声音依然交织——发展中国家期待发达国家拿出出资目标的路线图,强调长期资金要以公共部门的财政资金为主,保证资金是“新的、额外的、可预测并且充足的”,不能将以前的发展援助资金重新命名打包,并入气候资金;发达国家则希望所有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共同出资。
“我们期待发达国家能履行承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一问题上,中国的观点非常明确。巴黎协议必须是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公约》框架之下,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不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必须坚持的。”解振华强调。
但同时,解振华表示:“这并不会影响中国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做得更多。”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减碳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已宣布,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另一方面,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正在深化。中美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已宣布,中国将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对南南合作的贡献不依赖于其他国家,不管其他国家的承诺是否兑现,中国的决定不变。”苏伟强调。
资金、技术与法律形式是达成巴黎协议必须面对的三大焦点,各方博弈还在继续。“我们需要运用所有的智慧、精力和努力来达成一个协议。”巴黎气候大会主席法比尤斯说。
(本报巴黎12月8日电 本报记者 冯 蕾 黄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