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这个不起眼的谷物,是为数不多的征服了全国人民的食材,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近期,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拍摄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稻之道》,充分挖掘并解读了一粒稻米背后的故事。五集内容,以“稻”为主线,串联起了从农业到科学、历史、人类学再到一饭一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恰如第一集《稻之源》中所讲的:“我们选择了稻米,就选择了一种文化,我们的生活情感甚至精神世界与稻米的荣枯盛衰纠缠在一起,与之同悲共喜,生生不息。”
纪录片《稻之道》以稻谷为切入点,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像是望远镜一般深入地描绘了中华文化的全景图。纪录片分为《稻之源》《稻之田》《稻之人》《稻之味》《稻之恒》五个部分,这五集纪录片探讨了水稻农业在现代文明中的发展出路,梳理了从起源到未来的来龙去脉。场景的选取和叙事空间的调度,是这部纪录片“由稻入道”的关键一环。《稻之道》的拍摄选取了浙江、广西一带的小村落,展现了在乡野闾里、茅檐低小之地,人们与一粒粒稻米之间发生的传奇和故事。
该纪录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乡村的原生态,但是这种保留,不是复演。《稻之道》以熟练的技巧,实现了日常行为的仪式化、日常场景的情感化。比如倾巢出动捉麻拐的孩子、落日薄雾下的梯田,细碎庸常的平凡生活也变得皆可入诗入画,原本并没有实际内容的空镜头,也沾染上了幽远的意境。《稻之道》以村落搭建叙事的主体空间,将中国文化融入字里行间,将博大的中华文化归功于民间与老百姓。这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正是每一位平凡的中国人。
另一方面,拍摄手法的娴熟与精湛,是这部纪录片良好艺术表现力的有效保障。大量航拍镜头的应用,给观众提供了“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机会,随之产生的审美新鲜感给司空见惯的乡村风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随之而来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心里的崇敬之意油然而生。稻作文化及其背后更宏大的中华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史诗般的气质。航拍的视角,不仅仅是对中华大地上美丽风景的全面展现,同时也是对中华文化自信的另一种阐述。
丰富扎实的访谈内容穿插在这部纪录片中,不仅丰富了该片的内涵,也让这部讲述稻米的纪录片更具学术性、思想性与权威性。采访中,德高望重的老者、种田的农民、农业科学家等都谈了切身体会。在第三集《稻之人》中,对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印度水稻之父”斯瓦米纳森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采访,让观众既领略到了科学家的崇高、权威,也感受到了他们的亲近、和蔼。该纪录片通过现实与历史交织的讲述方式,把与稻谷相关的知识和历史收集整理得如此完备且流畅,足以见得主创团队的诚意。除此之外,《稻之道》的旁白文案措辞饱含诗意,富有美感而不矫揉造作。不仅画面取景于自然,就连文字也如行云流水,让观众能够在电视机前感受到大自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稻之道》以富含文化底蕴的哲学和美学视角,重新阐述了人类与食物的关系,也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应该如何对待食物。“人类浇灌了稻谷,稻谷养育了人类”“亚洲每一个吃大米的人都能感受到,水稻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是人们幸福感的来源之一,也是他们全部生活的一部分”“相比于人类的其他活动,更多人花费劳作时间种植水稻、收获水稻和研磨水稻”——纪录片《稻之道》里的这三句话像是三声警钟,唤醒了我们对稻谷、对劳动、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每一粒小小的白色谷物都教会我们如何感恩。
在中国,稻作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对于世界,稻谷既是三大主粮之一,又是人类步入农耕文明的代表。稻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理应得到研究和书写。《稻之道》全面展示了稻作文化的悠久历史、深刻内涵以及发展历程和现状,填补了中国纪录片史上稻作文化方面缺失的空白。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