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第三届全国文艺复兴思想论坛召开

    作者:周施廷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8日 11版)

        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与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文艺复兴思想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的历史和哲学领域的文艺复兴研究者围绕从中世纪到现代、早期人文主义、马基雅维利与现代政治哲学、文艺复兴的新哲学、文艺复兴的政治学理论和宗教改革五大议题充分地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勾勒了文艺复兴与前后期思想的紧密关联,突出文艺复兴在西方近代思想和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研究的皇冠上有两颗明珠,分别是瑞士的布克哈特和英国的约翰·阿丁顿·西蒙兹。学界长久以来对西蒙兹的关注有所欠缺,较布克哈特而言,西蒙兹对文艺复兴、古希腊文化的研究更为丰富翔实。西蒙兹在其巨著《意大利文艺复兴》一书中展现的文化史著述、文化史评叙风格及支撑上述创作的丰硕成果,将有助于诸多问题的思考。有学者则表示,中国的文艺复兴学者应当重新强调、聚焦思想史研究,充分发掘和借鉴本土的历史资源,在多学科学术力量交叉、交流和整合的基础上,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去思考文艺复兴研究理路问题,在求同存异的比较考察中深化我们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认识。同时,也要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建构出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而凸显中国的学术主体性。有学者认为,在思想史研究中,世俗权威与神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冲突,在哲学和信仰、尘世道路与灵性生活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但丁却是一个例外,他的“世界帝国”构想在古典政治哲学与基督教神义论之间把握住了微妙的平衡。

        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反映出哲学家和史学家在诸多学术问题上能够相互补充,各自发挥所长,体现了当前国内文艺复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在不断拓展和加深,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构起一个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文艺复兴研究的理论体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