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牢则政权稳,基层治则天下安。日前,记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团场连队、企业车间、街道社区进行调查走访时,真切感受到,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当下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正成为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员干部的新理念、新状态。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是要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难题作为‘第一抓手’、群众幸福作为‘第一目标’。”兵团党委常委、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书记、第八师政委徐志新说。
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
石河子总场清泉集11连职工陆立平是科技示范户,他的菜地,经常有职工来参观。在他的帮助下,职工陈建新的包包菜由亩产不足3吨增加到7吨。陆立平说,作为党员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身边职工增加收入。
今年,陆立平还自费架起10多米高的旗杆,升起国旗,把一个党员的信念植入心间。他说:“心中有党,就有方向,干事更有信心。”
6年前,一四一团职工、党员肖兴虎领着30户职工承包了500亩葡萄园,种植葡萄新品种。2012年,这个葡萄园被农业部命名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今年,团场结构调整推广葡萄种植已达2000亩,许多职工依靠种葡萄的收入,在团场城镇买了楼房,过上好日子。
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明确新发展党员向基层倾斜,团场大田承包职工、企业班组工人占4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0%以上,一线职工群众入党申请率比上年提高15%。
记者了解到,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还注重从基层一线、“两新”组织和优秀青年职工、知识分子、致富能手等领域选树典型,建立两年一次的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个基层党组织表彰机制,形成了老典型持续发光、新典型争相涌现的良好局面。
当好党代表是责任和义务
9月7日,是一四四团党代表接待日。一大早,党员邓利华走进连队会议室,倾听职工反映问题。一四四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一个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团场,像邓利华一样的党代表有130个。
“团场每个党代表联系10名党员,每个党员联系3到4户职工,这样,130名党代表与团场3608户职工群众建立起帮扶联系,成功连通服务职工到地头的‘最后一公里’。”一四四团党委常委、副政委郝军介绍。
一四四团8连人多地少,党代表吴西平和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商定,引导职工发展畜牧养殖业。现在,连队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畜牧圈舍68栋,职工参股入股率达到80%,人均预计增收千元。
据统计,一年来,一四四团130个党代表共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56户,协调帮扶资金40多万元。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员服务
9月11日,红山街道7社区活动室,李翠敏正带领学员学习手语舞蹈,学员是有轻度智障和身体残疾的社区居民。李翠敏说:“居民希望能在社区文化节演出,我有信心帮助大家实现心愿。”
像李翠敏一样,该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带领居民建立起舞蹈、秧歌、民乐等文化队,成立90人参加的“星光艺术团”,为小区居民义务演出。
社区党总支书记孙海涛介绍,几年前,“两家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使低保人口多、离退人员多、残疾人口多成为最大社情。”
对此,孙海涛迅速召集党员开会,征求居民意见,建起“日间照料站”,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助困、助残、居家养老服务。按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社区还先后成立15个党支部,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门送饭、理发,参加义务植树、巡逻等活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都能看到党员。”孙海涛说。
第八师石河子市组建起社工委、街道和社区三级城市党组织管理网络。截至2014年底,石河子城区五个街道共有党支部505个,党员11392名。
把好做法推广开来
“挖掘总结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鼓励党建创新案例推广,把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固定下来、推广开来。”第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常委、副政委、组织部长方诗国说。
一四四团党委建立了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大网越织越密。
石河子总场北泉镇党委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进门、知事、解难、帮富、暖心”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帮困活动,全场1300多名党员干部每年联系困难职工800多户,做到思想上帮助提高,政治上帮助进步,生产上帮助指导,生活上帮助解困。
据统计,该活动开展10年来,有157名帮扶对象加入了党组织。同时,有90%以上的职工贫困户通过帮扶实现脱贫致富,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还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
(本报记者 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