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光明大观

    黑白的力量

    作者:田呢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2日 12版)
    工人头像(石版画) 珂勒惠支
    面朝左侧的自画像(石版画) 珂勒惠支
    哺养孩子的女人(铜版画) 珂勒惠支
    磨镰刀(铜版画) 珂勒惠支
    织工起义(铜版画) 珂勒惠支

        生死、悲喜、战争、社会现状、母爱以及生命中那些闪烁着爱与智慧的光芒瞬间,都是珂勒惠支的作品主题。

        踏进中国美术馆的三层展厅,凯绥·珂勒惠支的120件经典作品,包括雕塑、全套版画系列、自画像系列、海报等,全方位地展现了这位非凡艺术家的艺术风貌。其中珂勒惠支的部分私人信件及手稿原件均为首次登陆中国。展厅中高高悬挂的一件雕塑作品《飞翔的天使》,就有着珂勒惠支的面部特征,它出自珂勒惠支相交多年的“艺术战友”恩斯特·巴拉赫之手,作品倾注了他对自己的至交好友的爱慕与钦佩。巴拉赫和珂勒惠支都对人生命中的痛苦和悲哀抱有深刻的同情,“在塑造天使形象时,珂勒惠支的脸自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尽管我事先并未刻意计划。”

        珂勒惠支作为德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对中国艺术,尤其是版画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她的作品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工业社会无产阶级艰苦的生活境遇,也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国际政治动荡,以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与纳粹统治的黑暗。除了底层人民的贫困生活、死亡和战争之外,母亲和孩子的内容也反复出现在她的作品中。1892年她的长子出生后,怀孕、生产和哺育孩子的体验使她感受深刻,保护、担忧、等待和哀悼都是她描绘的情感。结合了质朴的现实主义与奔放的表现主义风格,她的作品展现了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关切,同时渗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鲁迅先生是将珂勒惠支版画引进中国的第一人。自1931年收到珂勒惠支的版画后,鲁迅在与木刻青年会晤或通信时,经常谈起珂勒惠支先进的艺术思想、严格的创作态度和精湛的版画技法,一再要求木刻青年学习珂勒惠支。直到今天,在很多中国版画家的作品中依然能见到珂勒惠支风格的刀法,可见其深远的影响力。

        珂勒惠支偏爱使用简单而风格化的线条来勾勒轮廓,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强烈的同情心独具风格。全神贯注,便省去了任何形体外的累赘,这是她的绘画、版画和雕塑都具有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从青年时期一直贯穿到老年时期。她在画中的姿态反映了她所进行的自我探索。沉默无声,却构成了她艺术创作中重要的部分。在不少描绘他人的作品中,甚至都能看到她自己的面部特征。

        “在人们如此一筹莫展而需要帮助的时刻,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帮助人们对抗现实的社会困境,珂勒惠支这样说着,也通过自己的创作找到了人类生存经验中最纯粹、有力的表达。这就是黑白的力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