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最”文化开始流行起来。既有传递正能量的“最美”,也有颇具调侃意味的“最萌身高差”“最牛辞职信”,近日被热炒的则是“最大份炒饭”和“最小诗人”。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被过量的信息包围着。不管什么信息,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非得有个响亮的名头不可,因此很多人、物、事因为某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便被网民随意安上了“最×”的标签。“最美××”“最牛××”“最萌××”等最初就是这样在各路网民的围观下产生的。很多人、物、事被贴上“最”字标签,本是网民的无心为之,但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却让人见识了“最”文化的强大“吸睛”功能。因此,一些人为了功利性目的,开始利用炒作、造假、包装等各种手段,人为地制造出各种“最”来,“最”文化也更加流行起来。
比如,除了“最大份炒饭”,仅餐饮界,近年来就相继出现了“最大辣椒炒肉”“最大剁椒鱼头”“最大南瓜饼”“最大年糕”。此外,诸如“最大规模的孕妇瑜伽课”“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最多人同时打麻将”“最多人跳广场舞”等别开生面的纪录也相继诞生。稍加审视一下这些依靠人力或者简单重复创造的“最”便可发现,它们往往直白地显现着商业意图和宣传目的,背后大多由企业策划、包装,甚至不乏地方政府的影子。这些“最”的创造,论可操作性,可以简单速成,一旦找到噱头,参与者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只要人多、砸钱,短时期就能搞定。最后再看效果,总能吸引大量眼球。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最好”“最大”“最牛”恐怕是极少的,总是宣称自己“最×”的,如果不是在无知地卖萌,就是在故意吹牛。而从审美上看,一些人之所以喜欢给一些东西贴上“最”标签,其实是单薄的想象力和乏善可陈的创造力在作怪。因此,作为旁观者,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最”文化,也就无须大惊小怪,明白其中的门道就行了。
当然,“最”文化并非都是浮夸的。比如,作为企业,追求产品质量最好,追求服务质量最优,追求最佳的生产工艺,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前述的“最”文化实质是贪图形式之美、声势之壮,而不管实际效益和影响如何,而后面的“最”文化,追求的则是效用上的“最完美”、路径上的“最适合”。如果任由前面那种浮夸的“最”文化流行,只会助涨社会的浮躁风气。而一个国家要强盛,一个社会要发展,则确实得有点后面那种踏实的“最”文化。
遗憾的是,如今的媒体上,到处充斥着“最大份炒饭”之类的浮夸的“最”文化的新闻,缺少的是对“追求产品质量最好”等“最”文化的报道。媒体的煽风点火,为各种不知是真是假的“最牛”“最大”“最萌”提供了宣传的平台,而普通人的围观则进一步助推了这种浮夸的“最”文化的流行。在这里,我们呼吁媒体,不要做炒作者的推手,而要做干事者的帮手。作为普通人,面对流行的“最”文化,则应该多点冷静思考,少点起哄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