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铸造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作者:钱念孙(安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2日 07版)
    钱念孙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中华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君子人格。君子人格具有三个特点:一、拎得起,放得下。“拎得起”是指君子人格容纳和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要部分,能够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提纲挈领地拎起来。儒家学说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规范或者说美好品德,最终都聚集、沉淀、融入和升华到一个理想人格即“君子”身上。“放得下”是指君子人格在中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能够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二、传得远,推得开。“传得远”是指君子人格源远流长,贯穿中华民族自春秋以来的发展史,绵延数千年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来。“推的开”是指君子人格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民族心理积淀,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并乐于奉行。三、低标准,高目标。“低标准”是指君子人格具有易学易做、易于认同和践行的特征。“高目标”是指完善君子人格是终身的课程,需要一辈子不断地修身养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