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全面小康必须将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解决
精准脱贫确保扶贫战略有效实施
脱贫和全面小康必须创新和协调,通过绿色发展实现脱贫
本期嘉宾: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张晓山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温铁军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林秀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张 翼 李 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对扶贫攻坚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意味着,在“十三五”全面小康的决胜期,我们必须打赢一场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的困难到底有多大?攻坚获胜的信心来自哪里?请看三位“三农”问题专家的权威解读。
1 庄严的承诺:7000多万人口脱贫
在甘肃陇南文县白水江畔的尚德镇田家坝村,致富能人田济明正在自己的果园里劳作。除了丰收的喜悦,让田济明更为感到振奋的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于扶贫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全面部署。“这是我们贫困地区的新机遇,也是我们最热切的愿望。”
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我国低于贫困线,也就是年收入低于2800元的贫困人口还有7000多万。五中全会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十三五”时期脱贫的信心来自哪里?
张晓山:庄严的承诺,不仅仅是简单的指标,还必须确确实实将问题解决好。贫困人口脱贫是系统工程,环环紧扣,还要有监测、验收扶贫成果的动态检验体系。7000多万人口脱贫有保证实现的条件,中国现在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我们有举国办大事的体制,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结对帮扶的机制也比较完善。中国扶贫有特有的成功经验,有比较强的社会动员力,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全面小康必须将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解决。
温铁军:作为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我对五中全会极为关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也是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容。
张林秀: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十分艰巨。下一步要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形成倒逼机制真正解决问题。确保2020年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仅靠常规措施和手段很难实现,扶贫工作必须添动力,增效率。
2 突出的“短板”:“硬骨头”为什么硬
宁夏西海固、甘肃河西、甘肃定西,地理位置相邻,通常统称为“三西”,是我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2013年底,国家扶贫办动员几十万人,逐村逐户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得到一套比较完整的数据。建档立卡的8000多万贫困人口中,有40%多是困病致贫、因病返贫。
记者:不久前,我去“三西”地区采访时看到,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等举措,如今,“三西”的山变绿了,村庄美了,村民富了,这片土地也因此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中国的扶贫在世界上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但全面小康,脱贫为什么依然是难啃的“硬骨头”?
温铁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已实现6亿多贫困人口减贫。能够靠一般的改革发展方法和措施解决的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脱贫比较困难的人群。目前的贫困人口有三种情况:一是自然资源条件非常差的地区,几乎没有可供开发的资源可寻;二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只有老弱病残留在农村,造成大量的土地撂荒,几乎不可能靠开发身边的资源实现脱贫;三是一些地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还有文化、教育、知识等方面的贫困。
张晓山:扶贫首先要“扶志”,自己要有脱贫的志气,但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改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有些贫困对象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涉及整个体制机制和社会保障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比如一旦生大病后,要防止因病致贫,这需要制度性的解决,需要新型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和公共卫生的进一步发展。“越扶越贫”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必须要保证扶贫资金、措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更好地总结经验,找出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弊端,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这对贫困人口脱贫提供了制度上的兜底保障。
张林秀:扶贫开发进入攻坚关键期,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从贫困区域方面来看,重点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四大片区”,这些地区扶贫任务异常艰巨,必须采取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大精准脱贫措施,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实施。
3 从扶贫到脱困:发展理念引领决胜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地处四川东北部,农业仍处于粗放落后状态,部分地区群众贫困问题突出。近年来,通江县跳出传统工业化发展思维,充分挖掘绿色资源优势,发展有机农业,使群众从有机农业和特色产业中实现脱贫致富,地方经济也焕发出新的发展生机。
记者: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脱贫攻坚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张晓山:目前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动技能差、知识教育水平低,仅仅简单的技能培训和智力培训是不行的,必须有成功的带头人做“种子”,才能形成燎原火势,才能形成一种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保障性的良好生态,使贫困人口一起跟着走,而不是被边缘化、被淘汰。创新发展非常重要,当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必须充分发挥当地创业发展带头人的作用,由政府搭建政策扶持平台,让贫困人口搭上车,共同致富,进一步形成脱贫致富的内在驱动力。
温铁军:面对复杂的状况,不能按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要创新脱贫方法,分清状况。脱贫和全面小康必须创新和协调,通过绿色发展实现脱贫。绿色脱贫是生态文明战略之下的反贫困。即使是农村中的中老年人,在工业化的时代不为工业劳动力市场所接纳认同,但在绿色生态文明的概念下,只要山清水秀就会有很多旅游资源,适合中老年人搞农家乐,打扫房间、做饭等都可以。只要在制度上实现资源收益共享,让资源收益不被少数利益集团占有,让弱势群体有效地得到生态化的资源开发收益,脱贫攻坚就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机制。
张林秀: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来指引扶贫攻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创新扶贫的理念和模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精准脱贫的新路径。要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贫困县的考核机制、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把生态效益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绿色经济。此外,要在加大社会扶贫参与力度的同时,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在摆脱“思想贫困”“经济贫困”的同时,还需要帮助基层摆脱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贫困,开启内源扶贫,树立有效脱贫理念,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