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

    网闻问切

    P2P怎样走出屡破红线的怪圈

    作者:本报记者 温源 刘坤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6日 08版)

    “网闻”回放

     

        互联网金融企业融360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风险实验室日前联合发布的网贷评级报告显示,目前网贷行业资金采用银行存管的平台不足5%,而且在很多平台推出的活期理财计划中,普遍存在资金池现象,95%的P2P公司不符合监管要求。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互联网借贷即P2P平台“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屡见不鲜的经营者“卷款跑路”事件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如何健全网贷平台的内控机制、信用体系和消费者保护机制,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于今年7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P2P网络借贷要坚持平台功能,为投资方和融资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主要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此前,银监会也曾明确对P2P网络借贷划过四条红线,即明确平台的中介性、不得提供担保、不得搞资金池和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然而,据融360统计数据显示,当前网贷行业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行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平台运营成本持续上涨,坏账率仍呈上升态势,问题平台数量在6月份创下历史新高。目前,网贷行业累计问题平台966家,正常运营1867家,行业淘汰率达34.1%。很多P2P网贷平台更是屡屡突破监管红线。

     

        对此,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对P2P网贷首先应有客观的认识,不能一棍子打死,很多P2P网贷企业还是致力于做健康的网贷平台,为中小企业、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总体上来说对这种新的金融模式,应鼓励发展。但这些违规行为让普通投资者蒙受了很大损失,也会扰乱整个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当下,P2P网贷的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采用资金池运作、资金不托管、自担保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等,形成了较大的风险隐患,比如资金池运作会导致资金使用不透明,资金不托管则容易出现‘跑路’,自担保容易形成骗局等。”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指出。

     

        那么,P2P网贷如何才能走出屡破“红线”的怪圈?郭田勇表示,首先要明确P2P网贷监管原则,条件成熟时出台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和细则,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并进行有效监管。其次,要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分工明确,避免监管缺失或重复监管。此外,要完善征信系统,逐步建立起涵盖道德品质、还款能力、资本实力、担保和经营条件的网贷信用评级体系。

     

        目前,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已经出台,但相关的具体细则还尚未出炉,这也是造成当前多数P2P平台踩“线”运行的根本原因。向松祚建议,相关细则要明确P2P借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例如,是否实行实名制、网上签约是否需面签等,并逐步考虑对P2P网贷公司颁发执照,提高准入门槛。

     

        “成熟的P2P平台应在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明确投资风险自担的原则,杜绝平台兜底行为,让网贷平台回归金融信息服务的本质。”金信网首席运营官安丹方判断,随着监管细则的出台以及实体经济去杠杆化,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能会迎来阵痛,也不排除个别企业出现倒闭、违约、转型等情况,行业的优胜劣汰将是大势所趋。

        (本报记者 温源 刘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