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1月5日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近年来,中国高校在一些权威的世界高校排行榜上,屡有不俗的进步表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努力目标。此次印发的《总体方案》,从高校学科建设、教师队伍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列出了任务单,明确了时间表: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任务如何分解落实?应在哪些方面发力?11月5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相关负责人。
加快高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推动了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带动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体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并确定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从2016年开始实施,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该负责人介绍,“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鼓励和支持高校差别化发展
创新驱动是人才驱动。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并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是此次我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
《总体方案》强调,要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并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该负责人介绍,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总体方案》从建设、改革两方面一共安排了十项重点任务。除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包括: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加快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
“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该负责人补充道。《总体方案》鼓励和支持不同类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相关高校需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努力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全面建设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拥有若干国内前列、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通过建设进入该学科的世界行列或前列。
财政支持“扶优扶强扶特”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努力,政府将从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的财政支持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支持。
该负责人表示,中央高校主要由中央财政给予引导支持,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中央高校建设,中央财政也会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对地方高校建设给予引导支持。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该负责人透露,有关部门还将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更加突出绩效导向,“除了相对稳定支持,政府还会根据建设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同时,《总体方案》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加强与高校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此外,《总体方案》还提出,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强化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接受社会监督。
(本报北京11月5日电 本报记者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