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指天山以南、昆仑山系以北的地区。这个名词,于唇齿间诵读,便仿佛听到让舞姿飞扬的旋律,闻到瓜果丰收的甜香,看到沙漠与绿洲辉映的奇景。然而,这里时时面临着塔克拉玛干沙漠扩张的威胁,而各族人民想要致富的呼声又十分强烈。
于是,一支由中科院新疆分院的科学家们组成的队伍,活跃在沙漠与绿洲间,用科学保卫着绿洲,为各族人民寻找科技致富的路径。
掌握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
在中科院阿克苏水平衡实验站的实验地里,嵌有12个直径1.2米、深2米的巨型蒸渗桶。这些圆桶里装满沙土,表面与地面齐平,下部连接着地下实验室里一台可以自动移动的高精度电子秤。博士李新虎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系统反馈的数据,监测蒸渗桶中土壤重量的变化,分析土壤蒸发量。李新虎自豪地介绍:“这是世界上用于测量蒸发量的最精密的仪器之一,是三代科学家的心血结晶。”
陈曦是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的所长,他和他的团队对塔里木河中下游的12300棵胡杨了如指掌,他说:“通过对胡杨树的监测,我们可以知道塔里木河的生态效果,积攒进行塔里木河水量自适应调度的基础数据。”在最初的5年里,陈曦和他的团队每年都要进行实地测量,并结合遥感工具得出基础数据。今天,他们建立的塔里木河水量自适应调度模型正在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应用着,精度能够达到70%~90%,既保证上游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也实现了下游不断流的目标。
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三大干旱区之一,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这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阿克苏水平衡实验站站长赵成义说:“我们坚守在这里,几代人、几十年,就是为了掌握最基本的水、土、气、生物资源情况,监测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解决方案和科学预测。”
驻村帮扶群众致富
周六是和田地区墨玉县阿依玛克村文体活动日,一台由村民组织的晚会正在广场上上演。中科院新疆分院驻阿依玛克村工作组组长冯涛走出办公室来到广场,几个维吾尔族小伙看见他,上前拥抱致意。冯涛说:“这已经是我驻村工作的第二年了。一方面,我们整顿村容村貌、办双语夜校、协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发挥我们中科院的优势,推广林下养鸡、核桃种植等技术,帮助大家一同致富。”回忆起这两年的经历,这个脸色黝黑的汉子几番哽咽:“很多画面深深印在我脑中、心里,能够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这就是我最幸福的事!”
在墨玉河畔的和田地区墨玉县巴西恰瓦格村,中科院新疆分院驻村工作组总领队雷加强带着驻村工作组的同事们,在盐沼地建起了1200多平方米的养殖示范基地。承包养殖场的是村民库尔班·肉孜买买提,他说:“我只花了3.7万元,其余费用由中科院和自治区承担,科学院的同志不仅告诉我怎么防病、怎么配饲料,还经常来帮我干活。”雷加强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能把村民都带动起来。”
林下养殖、大棚种菜、筛选维药品种……帮助村民致富也成为科学家们的工作重心。“很多人问过我,驻村工作是不是大材小用?”张波,这位专攻骆驼刺的生态学博士现在在和田地区洛浦县恰尔巴格村推广水稻种植的技术:“我是国立科研机构的一员,国家的需求就是我工作的目标。而且,这里的工作并不影响我的研究,科研需要触类旁通,这里的实践带给我不少启发。”
国际合作研究与开发日益活跃
作为中科院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副站长,桂东伟经常要接待来自中亚和非洲的客人。这些客人对策勒站几代科学家研发的“拦沙河—草带—人工固沙灌木林—窄带多带式防沙林网”流沙治理体系非常感兴趣——这套治理体系挡住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张,让地处和田地区的策勒县城免于三次搬迁的噩运,曾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大奖。桂东伟说:“中亚和非洲很多地方都面临着和策勒同样的问题,他们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为绿洲建起生态屏障。”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科学院的生态学家们将视点聚焦在“生态与环境保护”上,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陈曦介绍,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但相关监测和研究一直是空白。2013年5月,中国科学院凝聚新疆生地所、寒区旱区研究所等八个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了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5月,中亚中心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正式运行。
中亚中心率先在该地建立生态系统网络,15个生态系统野外观测与研究站可以连续观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系统变化,填补了该地生态的监测空白。陈曦说:“我们目前已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比如与中亚科学家合作出版《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系列专著11部,编制了中亚国家近30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图,发现了中亚生态系统特殊的碳循环机制等。”
“这里很辛苦,但我们很愉快!”沙漠是单调的。但在这单调的环境中,这样一群科研人员书写着多彩的人生! (本报记者 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