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宁波人才科技周:广聚人才智力 博纳创新成果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王君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2日 01版)

        10月10日至14日,浙江宁波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引“智”盛事——“第十届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

     

        本届人才科技周分为人才引进培养活动、科技项目合作、高端智力服务宁波、人才发展与政策创新高峰论坛以及天使投资高峰论坛5大系列板块、20项分体活动,推出约7800个岗位、700余个转化合作科技项目。4000家左右企事业单位、7000余名“四高一新”人才参会对接,预计总参会人数超过两万人。

     

        由关注人才、科技直接对接的市级活动,到集人才、科技、教育、产业及社会中介机构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人才开发平台,9年间,宁波人才科技周成为一个人才“高台”。

     

        吸引最优的人才 留住最需的人才

     

        “广聚海内外人才智力,博纳高科技创新成果。”这是宁波人才科技周2006年创办之初提出的响亮口号,并一直延续至今。

     

        “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驱动,归根结底靠人才支撑。我们迫切需要广大留学人才和国内外专家,带着智慧、技术和项目来宁波创新创业。我们一定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厚的待遇,吸引最优的人才、留住最需的人才。”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如是说。

     

        经过多年努力,人才科技周逐步形成了引人才、引智力、引技术、引项目、引机构、引理念“六引并举”和集聚高层次人才、转化高科技成果、展示高智慧设计、激励高水平创业、开展高效能合作、扩大高覆盖宣传“六高联动”的良好局面。从2006年到2014年,9届活动共引进“四高一新”人才2.4万人,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近200个,正式签约科技合作项目220余项、合同金额108亿元。

     

        目前,宁波全市人才总量达173.9万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6642人。共有97个高端团队和29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宁波市“3315计划”,其中6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同时,宁波市引进“海外工程师”1066人,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帮助企业申请专利近5000项,研发新产品超过1.5万个。

     

        最优的政策和最好的服务

     

        今年8月,《宁波实施人才发展新政策的意见》正式发布并实施。今后5年,市人才发展专项经费将新增5亿元用于引才育才、推动人才创业创新等,彰显宁波以最优政策、最好服务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最大诚意。

     

        宁波对新引进的顶尖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对发展较快的“3315计划”人才(团队)企业,在原先给予团队500万元—2000万元、个人100万元资助的基础上,再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后续资助。同时,海邦人才基金、才富合作基金、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等众多风投资本和民间资本翘首以待。

     

        宁波大力支持创客人才创业,对单个项目给予创新创业补助,并实施民间人才“万人计划”,以激励支持民间人才扎根基层创业创新。在本届人才科技周期间,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将同步举办,吸引更多资本向人才创业创新集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近几年,宁波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妈妈式”服务赢得一致好评。创新服务联盟以贴心优质的服务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努力打造适合人才成长发展的“生态圈”。助创专员在项目报批、企业管理、融资股改、市场拓展等方面实行一对一和组团式服务。这次颁布的人才新政更是提出了3H工程,内容涵盖住房、落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尤其是在住房保障上,根据人才分类,给予最高300万元、最低15万元的安家补助。

     

        人才投入是最大效益的投入

     

        早在2012年12月的市委读书会上,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就提出打造“蔚蓝智谷”人才发展品牌,把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活力之源。

     

        近年来,宁波坚定不移走以人才为根本的创新转型之路,相继出台了众多引才政策,引进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宁波通过举办人才科技周等活动,深化“蔚蓝智谷”品牌建设,努力把宁波打造成“类硅谷”人才高地,也为建设“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宁波“港口经济圈”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报记者 曾毅 王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