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草堂,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成都的杜甫草堂、庐山的白居易草堂。这两位唐代大文豪的名气很大,瞻仰其草堂、拜读其诗文的人也很多。本文要说的草堂主人郑樵,知道他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
郑樵,字渔仲,宋代莆田人,原居仙游古邑霞溪之西。郑樵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却无意于科场,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读书做学问上,著述多达千余卷,在经史礼乐和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尤为可贵的是,他以山林穷儒的身份,首先提出了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和社会实践学习、自然科学与儒家经典并重以及“诗书可信,然不必字字都信”的创见,并第一个倡议建立翻译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和传播中华文明。
当时,朝廷不允许私人修史,否则会被以“擅修国史”罪论处。在见君受阻、奏报无果的情况下,为能著书立说,传诸后世,他只好离群索居,隐身山林,在幽僻的夹漈山上,盖了三间茅草房,开始了治学修史的艰辛历程。
夹漈山上,除了榛莽丛生、禽兽出没、偶有樵夫药农登临外,几无人烟。这样一个荒凉所在,到了郑樵的笔下,却充满了仙乡野趣。“斯堂也,本幽泉、怪石、长松、修竹、榛橡所丛会,与时风、夜雨、轻烟、浮云、飞禽、走兽、樵薪所往来之地。溪西之民,于其间为堂三间,覆茅以居。”郑樵这篇《草堂记》,比白居易834字的《庐山草堂记》、杜甫240字的《草堂》诗、刘禹锡81字的《陋室铭》都要短,只有区区52字,却给人以“泉石野生涯”的意境,简约而又雅致。
可就在这样一个地方,郑樵倾一生之功,笔耕不辍,于1157年,写出了200卷本的纪传体中国通史,是谓《通志》。其中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读过此书或到过此地的人,无不为郑樵坚忍不拔的治学精神所感动,所赞佩。鲁迅在致曹聚仁的信中说:“渔仲、亭林诸公,我以为今人已无从企及。”英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屡次提到郑樵的世界性影响。梁启超评价说:“宋郑樵生左(丘明)、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