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墨,中国航海界一个响亮的名字。2009年,原本为画家的他独自驾驶“日照号”单人无动力帆船,用时两年完成了一次环球航行,成为“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2015年,翟墨再次起航。他带领船队重走海上丝绸之路,驶出马六甲海峡,穿过北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最终抵达意大利,并参加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题活动。
日前,记者采访了翟墨一行,与他分享一路走来的经历与感悟。
最忐忑的航行
黝黑的皮肤,大高个儿,典型的山东汉子。“一个有故事的男人”,是翟墨给人的第一印象。谈起这次航行,翟墨一再表示,这是他最忐忑、最不安的一次航行。“现代航海中,最大的障碍不再是恶劣天气,而是人。”从南海到红海一路走来,他没有见过一艘帆船。“大部分海难发生在近海,主要原因都是人为因素。”翟墨所说的,就是活跃在北印度洋特别是亚丁湾一带的海盗。
“拿起武器就是海盗,放下武器就是渔民。”谈起海盗,翟墨仍心有余悸。一驶过马六甲海峡,他就收到来自中国商船的警告——这一海域海盗非常猖獗。因此,船队抵达斯里兰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募武装保安。即便这样,翟墨一行还是遇到了海盗的骚扰。
“一出斯里兰卡,就有一艘陌生船只向我们冲过来。它没有开夜航灯,我们也把灯关掉了,但雷达显示总有一只船尾随我们,大家都非常紧张。”翟墨一路上遇到太多像这种既不明身份也不明意图的船只,悬着的心一直放不下。“我们的船不是货轮,玻璃钢板像鸡蛋皮一样薄。”翟墨最怕的,是海盗向他们射击。
最美的邂逅
谈到中国海军护航的经历,翟墨紧绷的脸终于出现笑容。“这是我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翟墨的船队在北印度洋上遇到了强烈的西南季风,断水断粮长达7天。中国海军第20批护航编队在预定接护点东南方向延伸120余海里,提前一天与翟墨船队对接,解了翟墨的燃眉之急。
“护航军舰早已准备好了水和粮食等补给品,其中还有我们山东人爱吃的大包子。由于当天风浪太大,两船无法对接,于是他们把补给品放到一艘救生筏上,我们去取。”翟墨坦言,他没有想到北印度洋的气候这么恶劣,特别是在索科特拉岛附近海域遇到了强烈风浪。
护航编队官兵还邀请翟墨登舰参观。“踏上祖国的军舰,心里就踏实了!”被护航的3天里,船队不仅得到了补给,还配合护航编队举行了一场反海盗演练,给翟墨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广阔的画卷
翟墨告诉记者,航海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艺术创作风格。环球航海中,翟墨坚持以绘画的方式作航海日志。“搜尽奇峰打草稿”。现在,他已经习惯把海作为“我”的一种表现载体。“我看到的海不是蓝色的。”翟墨说:“北纬30度到35度的海是金色、红色的,45度左右的海是黑灰色的。这与沙的颜色有关,也与海的深度有关。”
翟墨爱海,“海洋就像蓝色‘鸦片’,刺激你不断去冒险。”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全民增强海洋意识。“近代历史上,没有一个强国不是海洋大国,而我们中国人还停留在对土地的眷恋上。”翟墨说,他今年1月在三亚开办了第一所远洋航海学校,未来计划在青岛、厦门等地开办多所航海学校。他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热爱海洋,回归海洋。
这也许就是翟墨正在创作的深海画卷。
(本报开罗10月5日电 本报驻开罗记者于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