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坚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强化互联网思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度交融,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渗透力与日俱增。谁掌握好、运用好互联网思维,谁就掌握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必须始终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落点就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要真正实现准确传递、精准送达和完全覆盖,必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富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抢占舆论宣传的制高点。要深入研究受众心理,以大众视角、百姓情怀,积极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互动交流,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要适应多样化、个性化信息需求,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表现形式、叙事方法、语言风格,提高原创性、落地率,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好地走进大众、深入人心。
互联网阵地扩展到哪里,监管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互联网是相对自由开放的平台。当下,各种观点、主张塑造着网络舆论生态,有害信息、负面情绪容易交叉感染、发酵、放大,形成破坏力量。因此,必须密切跟踪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强化综合治理,坚持人防、技防一起抓,大力扫除盲区、清理死角。自觉抵制“三俗”之风,坚决避免一味追求收视率、点击率的倾向,着力提升网络产品的内涵和质量、品位和格调,推动各类宣传力量向网上聚集、在网上发声,巩固红色地带,打压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让网络空间真正清朗起来。
网上舆论的热点在哪里,舆论引导就跟进到哪里。网络既是社会舆论的晴雨表,也是各种舆论角力的主战场。必须正视舆论生态新变化,树立大数据观念,善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和引导社会舆论。要加强对网上舆情的搜集、分析、研判和甄别,把握舆情走势,打造网上“千里眼”“顺风耳”。要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主动引导、及时引导、深度引导,着力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对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坚持用真理揭露谎言,用科学战胜谬误;对民生问题,既要讲清“怎么看”,又要讲清“怎么办”,深入阐明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增强人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对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要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公开事实真相,主导社会舆论,稳定社会情绪。
强化服务意识
服务大局,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所系、职责所在。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大局,就是要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唱响时代主旋律,凝聚起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正能量,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服务大局,要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大局,必须着眼“四个全面”来谋划展开,切实把“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体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导向、基调、思路和措施上,全力以赴,发挥整体优势,做好服务“四个全面”这篇大文章。深入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宣传阐释,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深入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宣传阐释,及时跟进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正确解读改革政策,齐心协力打好改革攻坚战;深入做好全面依法治国的宣传阐释,引导人们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深入做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宣传阐释,推动形成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服务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只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从中汲取闪光思想和丰厚营养。要巩固拓展走转改成果,多到基层接地气,多到现场摸实情,加深对民心民意的感悟,加深对客观情况的了解,加深对实际问题的认识,认真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方面的作用,搭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平台,在沟通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互动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正确引导舆论与通达社情民意的统一;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推动“民心工程”向“铸魂工程”的指向深化,凝聚和激励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前进。
强化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工作的指向。宣传思想工作强化问题导向,就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勇于向正视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发力,确定工作重点,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创造性。
着力推动理论创新。理论研究越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会越有力量。要始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深入做好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充分展示中国道路的独特创造、中国理论的独特贡献和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要紧密结合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及时总结升华新经验新做法,进一步打开理论新视野,作出理论新概括。要深入研究社会思潮产生、发展、演变的进程和规律,加强对所谓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理论辨析,揭示本质,讲清危害,帮助人们分清是非、澄清认识,进一步增强抵制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
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旗舰,讲好中国故事。紧扣人们关注的“热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难点”,加强和改进主题宣传、时政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创新做好“四个全面”重大主题报道,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充盈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唱响“三个倡导”主旋律。要善于从社会思想舆论实际出发,引导人们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立足本地文化资源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和重点突破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普通百姓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把“送文化”“种文化”结合起来,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作者李海荣、吴海清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