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4日 星期日

    新闻背后

    写不尽的教育抗战风采气象

    ——光明日报“抗战中的大学”专刊诞生始末

    作者:光明日报“抗战中的大学”专刊编辑小组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4日 06版)
    “抗战中的大学”专刊编辑小组正在加班讨论版面。丰捷摄

    编者按

     

        在本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报道中,涌现了一系列文化特色鲜明且历史意义深远的精品力作。从一组专刊“抗战中的大学”,到一个典型“万少华团队”,再到一本教科书《东北地理教本》……本报的报道围绕着“文化抗战”这一主线,连接历史与今天,讲述跨越时空的抗战故事,受到各界广泛好评。今天,本刊特邀相关报道的采编团队,讲述他们所经历的幕后故事。

     

        一张史无前例的战时大学迁移图,北平、李庄、昆明、厦门、长汀……一个个曾深刻影响中国教育变迁的地点被细心标注,一幅中国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壮大的教育图景第一次直观展现在世人面前。

     

        两万字的绵密述说,是对教与学、师与生等教育细节的细致剖析,是对其背后刚毅坚卓精神的深入挖掘,更是对当代大学价值的一次再寻找。

     

        全景扫描抗战中中国大学的气象,生动讲述那些人、那个时代的故事,让当今的大学校长、老师、学生与先贤跨越时空对话大学精神。在新闻报道上实现这三者水乳交融,我们做到了。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8月25日,光明日报以四个全彩版面推出“抗战中的大学”专刊,受到了学界专家、高校师生、广大知识界读者和领导机关的高度肯定。截至目前,专刊微信版阅读量达36000余人次,参与互动投票近4000人次,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于8月26日对专刊内容进行转发,阅读量接近10万人次。

     

        对于每一个专刊小组成员来说,兴奋,源自读者肯定;更多的,则是为了不辜负前人。

     

        70年前,烽火连天。但在中国教育史上,这却是一个英才辈出、备受推崇的年代。是什么力量缔造出这个教育奇迹?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如何讲好抗战中的大学故事?又如何从中汲取力量、启迪后人?我们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对战时大学的追溯,阐发理念、挖掘轶事比较多;但既能注重呈现战时大学的学术、文化氛围,又能注重以教育的视野考察抗战历史,启迪今人跨越历史,溯源“愈是颠沛流离、愈发弥足珍贵”的教育追求、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学术研究和校园文化,让传承久远的大学精神重新焕发时代光彩的报道,少之又少。

     

        梳理的越多,想要的也就更明确——不停留在挖掘趣闻轶事抑或单纯缅怀上,而是去追索在教学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支撑奇迹的根源,忠实记载其中迸发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带着这样的初衷,5月20日,教育部主任田延辉、副主任丰捷、记者邓晖专程拜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

     

        陈先生近年来专注研究中国大学史、中国大学精神与文化,他对专刊策划评价颇高:“讲好抗战中大学的故事,很有意义。”再聊下去,越发觉得我们这次真是来对了:陈先生刚刚将自己近年来有关抗战中的大学的文章汇集成册,准备出版。而他手中,也积累了大量史料和图片。在我们的邀约之下,他欣然答应担任这次专刊的学术顾问,撰写导论文章,并为专刊定下准则:准确但不求全面,有趣但不显轻浮,启示但不生硬。

     

        有权威专家坐镇,思路也愈发清晰。回社后,一支由教育部主任田延辉、副主任丰捷和朱振国指导,记者靳小燕、姚晓丹、邓晖、晋浩天、陈鹏以及美编杨震组成的小组迅速集结。几次小组会后,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版面思路:一是立意要高,要围绕战时大学的精神传统与民族精神开讲;二是切口要准,不空喊精神,而是围绕教学、师生、学术等大学教育最基础的肌理展开;三是形式要新,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全景呈现战时大学迁移路线,同时展开彼时、今日两代学人的时空对话,增强可读性。我们希望通过讲述,努力还原出一个血肉丰满、气象万千的“抗战中的大学”。

     

        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刚满30岁。如此时间长、任务重的采访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头一次。尽管大家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但困难,远比想象来得更快、更多。

     

        先是采访。按设想,我们希望找到战时大学的亲历者,通过他们的讲述真切还原那个时代,可因为被采访人大多年事已高,反复沟通后当面采访几乎都不可能。只有两位老先生留下了“可根据以往采访先进行梳理,然后再说”的口子。邓晖从图书馆借来两个人的传记反复研读,先后撰写了四版稿件,希望能获得一个电话采访或笔答的机会,但终因各种原因还是被拒绝了,将近一个月的努力几乎白费。

     

        再是制图。我们尝试以图片形式全景呈现战时大学迁移路线,同时将战时大学大事记融入图片中,搭配各大学迁移背后的故事,详尽梳理抗战中我国主要大学的迁移历史。但这其中涉及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制图操作烦琐,又都不能出半点错。负责制图的杨震、晋浩天、陈鹏比对资料、反复核实、手绘路线,从原先设想的局部图到最后呈现的整体图,整整做了一个多月。

     

        还有材料的搜集整理、约当代学人写稿、撰写领起各版精气神的前言……似乎没有一个环节是顺利的,好像不改上几次、不吃上几次闭门羹、不加加班,就有点不正常。一个个原先脾气急躁的年轻人也慢慢明白了点,用什么劲头才能啃“硬骨头”。

     

        最终,版面的问世是在8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尽管拼版时只要责编在场就好,可一直到晚上12点,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大家期待能第一眼看到为之努力了三个月的专刊长什么样。如前期策划所愿,它彰显了彼时知识分子厚重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文化的守护,勾勒了战时大学迁移路线、地理分布和办学特色,更用很多意味深长的“侧翼细节”讲述了22所大学的前世今生,为当今大学思索“从哪来、到哪去”提供了镜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报道也是报社媒体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

     

        负责专刊微信制作的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永群、王远方说:“看到专刊的第一眼,就眼前一亮。它既包含了‘抗战’热点,又带有‘大学’这一契合我们读者定位的元素。”对如何通过新媒体的再加工,激发出每个学子对母校的归属感,让专刊在朋友圈中“转”起来,融媒体团队作出了四点努力:一是以高校为单元组织文章;二是将所有大学名称标为黄色,使之更加醒目;三是设置互动,让学生们为母校投票,在高校中形成竞争;四是微博微信联动,在微博给各个大学的官微发私信,表达希望他们转发的意愿。后台显示,有近千人选择了“没有我的大学,好遗憾”的选项,更有读者反馈,“迄今为止,这是我看到的纪念抗战胜利最特别的选题”。

     

        事后再回想,我们也留下了不少遗憾。但也许,彼时大学的风采与气象,是很难用四个版的特刊透彻描摹的。但为之努力了一次,每个人都咀嚼出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新的味道。

     

        这,就已经足够成就一段甜蜜的职业回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