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言谈中,习近平主席提到一系列美国文化的符号,如《联邦党人文集》、电影《西雅图不眠夜》,电视剧《纸牌屋》和作家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人,并动情地描述了他的一段海明威情结:“我第一次去古巴,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这一番表述,立即得到听众的鼓掌回应,一下子拉近了宾主的距离。
习主席的演讲不仅提及了美国文化,同时传递了中国理念,如“法者,治之端也”“国虽大,好战必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等,并形象地用汉字比喻国与国的交往:“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这场演讲因为这些富有文化意蕴的点缀而愈加迷人。法新社评价“讲话迷倒了在场听众”。
文化就是有这样奇妙的魅力。在政治沟通、经济合作、国家安全等重大议题面前,文化交流看似退居次要的位置,其实不然。文化就如催化剂,原本许多对话尚未找到切入点,恰有一滴文化的介入,就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化间或许有差异,但寻找共识也并不难。比如《老人与海》所传递出来的面对困境决不妥协的精神,相信任何一个人都能产生共鸣。“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一句古训,对发展至今日的人类文明来说,也早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看似差异巨大的两个国度,搭建对话的平台却又如此容易。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启发了我们,在对外交往中,要提炼出文化中具有共性的元素、易被广泛接受的认知,就很容易彼此贴近。
由此,文化便成为打开交流通道的那一枚奇妙的钥匙。共享文化元素能传递出一个信息:我们共同享受文明的成果,我们有着相互理解的基础,并且彼此尊重。文化还能起到润滑的作用,让原本可能突兀、艰难的话题,一下子变得顺畅许多。
中国当前正日益在世界舞台扮演越来越有分量的角色,在对外交往中,不能低估文化的作用。就好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本身就饱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提到这些词汇,骆驼的啼声、精美的瓷器、高扬的船帆就跃然于脑海,自然很容易凝聚周边国家的情感共识,接下来的各项合作,也就顺理成章地推进了。
因此,我们应更注重文化交流的开展,用好文化这枚交流的钥匙,让沟通的语言不再生硬。我同你握手,你向我抱拳,那会心的微笑,或许你我之间就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