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27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29场活动在陕西榆林举行。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王杰作了题为《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的演讲。来自全国的307万网友收看了节目,22.4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
官有百行,以修身为先,立德为首
德乃立身之本、为官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讲道,“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在历朝历代的官箴书和儒家思想中,都对为官者的道德修养、个人操守、修身做人提出了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始终把“道德价值”放在首位,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没有动摇过。
国无德不兴,德乃立国之基。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经济、军事、科技固然非常重要,但道德、文明、信仰、精神、价值观同样十分重要,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尤其在满足温饱以后,道德、文明等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官员德行好坏与国家的兴衰存亡关系极大。德既是立身之本、为官之魂、为政之要,同时也是立国之基。德不但可以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可以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有大德方能成大业,领导干部要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用道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
在德才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几乎为我们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答案:才固然重要,但德与才相比,德更根本更核心更重要。能力可以让你暂时得到这个位置,但只有德行,才能决定你在这个位置上待多久。
德常常可以弥补才能、学识的不足,但才能和学识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做人要有人品,做官须有官德,做官先做人,做人德为先,从政先立德,要把修身做人、正己立德与为官为政统一起来,夯实为官为政的根基。为人不正,为官必邪;为事贪鄙,为官必腐。所以,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不能只重其才,而是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要把修德、养德、立德放在首要位置。
没有德行,再多财富也保不住。厚德载物,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对一个官员来说,除了他自己的生命外,他身上所背负的地位、权力、财富、名誉等,都是外在表象、身外之物,若要守住保住这一切身外之物,与自己的自然生命相始终,唯有积善成德,靠德行来支撑。有大德,必能得其位,得其禄,得其名,得其寿。
廉俭,万民所仰;奢腐,败亡之道
治政廉为首,廉乃政之本。廉洁是指人对待各种外在财货金钱诱惑时所持有的一种正确态度,廉洁就是不见钱眼开,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就是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守身如玉,做官若不能廉洁公平,那么就无法治理好国家,就会歪曲滥用法律,就会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打开古今历史,我们可以列举一长串彪炳史册为官清廉者的名字。这些为官清廉的官员,尽管地位高低不同,时代跨越数千年,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够守住做官的职业道德底线。
为官须律己,慎独慎微慎用权
正己律己、反躬内省是中国文化对官员的一个基本要求。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身教重于言教,管理者只有严于律己、勤于正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有治人的资格和条件,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慎”即做事小心谨慎。“慎”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是个人自律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为官者要做到“十慎”:即慎独、慎微、慎权、慎欲、慎好、慎友、慎言行、慎始终、慎亲、慎平。
违法犯罪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所有爱心、善心、感恩心的根基就是孝。为人子,当尽孝。不管你的权力有多大,职位有多高,都应该打牢修身做人的底线,夯实为官为政的基础,不去做超越道德、法律底线的事情,让父母安心、宽心,以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就是最大的孝;反之,一旦违法乱纪,锒铛入狱,身陷囹圄,沦为阶下囚,就再也无法孝敬父母,这就是为官者最大的不孝。
学以立德,学习是一种追求和态度
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领导干部,要当个好官,就要不断学习。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习还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惘然,空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纪念会上,习总书记再次讲到学习的重要性,号召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本领,我们需要学习;为了应对和妥善处理我国面临的各种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需要学习,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
官德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要认识到做人一生一世,做官一地一时。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做事,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被老百姓爱戴、尊敬和敬仰的人,清清白白书写自己的人生。
(本文摘编自“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29场活动的现场演讲实录,光明网记者田依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