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8日 星期二

    “节风”拉锯战 必须寸土不让

    作者:高波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8日 16版)

        廉洁不廉洁,关键看过节。从年节看廉洁,是当下中国的一道独特风景。从节礼到节风,既反映大众消费心理的波动,也折射社会廉洁文化的变迁。在党的十八大后正风反腐的高压气场中,节礼市场的“公款消费依赖症”大为缓解,节日活动的奢靡浪费风明显收敛。然而,作风建设经验证明,行百里者半九十,防反弹、抓反复任重道远。

     

        特别是从近日新闻报道来看,商家过度包装沉渣泛起,捆绑搭售天价节礼暗流涌动,豪奢消费品甚或有被强力打压后“报复性反弹”之虞。其实,商家围绕节庆主题进行创意设计本无可厚非,但节礼的奢华构成、过度包装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小觑。

     

        首先,包装耗材过多、成本过高、广告过奢,既背离使用价值,又虚耗资源、拉抬售价,每每令消费者成了“冤大头”。据报道,我国每年扔掉的包装废弃物价值达4000亿元,80%的包装废弃物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的“双重二次污染”。

     

        其次,天价节礼既存在炫耀性、攀比型、非理性消费等隐忧,也使人际交往异化扭曲,多了“铜臭气”少了“人情味”。节礼“不怕贵、贵不怕、怕不贵”的背后,难免引发“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怀疑,并潜藏“礼贿不分,以礼代贿”之风险。

     

        更重要的是,紧盯公职人员收谁的礼、收什么礼、因何收礼,既关系国家廉政建设能否“落地生根”,也事关社会廉洁文化能否“开花结果”。说到底,月饼“穿金戴银”、电子提货券“偷天换日”,打的还是“领导牌、权力牌”,琢磨的还是“搞关系、攒人脉”。堵住节日歪风乱象,除对商家过度包装加以行业规制,更主要是管住收礼人。如在我国香港地区,公务员事务局会给公务员和政府雇员发出防贪指引,提醒公职人员不能收取节日馈赠,并强调违法之严重后果。一般来说,香港公务员可保留的礼物价值不超过500港元。1500港元以上的礼物,公务员不敢保留自用,否则就可能触犯法律。《公务员良好行为指南》中甚至列明,如果公务员以公职身份出席活动时抽中奖项,原则上应考虑放弃参加抽奖或把奖品交回大会重抽。因此,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护督导之下,香港公务员收礼填写申报表已蔚然成风。

     

        实际上,横下心来抓节风、盯节礼,把纪律和规矩挺到净化“节风”的最前沿,让各行各业不再对权钱交易抱有幻想,让收礼人知止知惧、收手收敛,让豪奢之礼无人敢碰,对倒逼节礼告别天价亦有釜底抽薪之效。在这场不能输的作风拉锯战中,必须锱铢必较、寸土必争,别无他途、更无退路。

     

        (作者高波系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