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艰辛地开掘新路

    ——读《感天动地——关汉卿传》

    作者:张健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31日 13版)

        乔忠延撰写的《感天动地——关汉卿传》,在创作上“机智清醒地放弃传说、戏说”,同时“艰辛地开掘出来一条新路”。

        由于传主的资料极少,而近年来关于关汉卿的传说却在不断“发展”,有向着“戏说”蔓延之势。一些“传说”打着传说的招牌,凭着想当然编造出荒诞的故事。乔忠延放弃此路,维护了传记文学的严肃性与真实可信性。

        不走此路,怎么写?写什么?乔忠延给自己定了目标:“对关汉卿不拔高、不贬低、不照搬,必须做的是用心中的感悟重铸历史的真实,写出关汉卿的精气神。”他明白,写这部传记,最基本的依据,就是关汉卿的剧本、散曲。自这些作品切入进去,关汉卿的许多谜团都可以破解。比如他的出生时间、地点,一直是专家学者反复探究的课题,把握了传主的心路历程后,也就领悟了他的身路历程。

        评论家白烨这样评价乔忠延闯出来的这条“独辟蹊径”的路:“作者把史料的搜集和耙梳,与剧作的研究和解读内在地结合起来,在互为参照中,寻其踪,察其人,读其作,解其戏,并以杂剧叙述方式的借用与化合,独辟蹊径地完成了这部大作。”

        这种写法有些独创意味。它的产生当然有资料奇缺的无奈因素,但也清晰体现了作者的“发现”与“独创”。关汉卿从历史资料、民间传说、生活中汲取了大量素材,创作了60多部(现存留18种)杂剧。作者在写作传记时,以传主的创作实践为起点,还原当年的人物、场景。“人在当年活生生的台上台下的戏中,戏在人物的精神活动之内”。作者围绕着传主的创作经历与杂剧演出等活动展开写作。他和文友王和卿、杨显之、白朴、王实甫等人的友谊,他与杂剧演员舞台前后的生活、友情,以及主要代表作品的完成和当时的影响,都描写得真实、可信。

        这部传记最感人的部分,依然是关汉卿的情感世界。他在与荆香、白凤銮、蜡梅、珠帘秀、顺时秀等女性的情感纠葛与交往中,发现这些出身寒微、蒙受凌辱的女性正直、善良、聪明、机智,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面对沉沉暗夜,关汉卿悲愤地宣称,“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这番宣言式的惊世骇俗的呼喊,寄托着传主对不幸女性的深切同情。

        乔忠延的成功,植根于辛勤的汗水。他说,作家要“垫高自己”,也就是认真读书。为写这部传记,他读元曲、读宋词、读楚辞、读《诗经》……让古典营养“哺育自己,丰满自己”。他付出了,理当收获。

        (作者为《中国体育报》高级编辑)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