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

    婚书怎样彰显婚姻的神圣?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李彥欧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1日 07版)
    8月20日,一对新人在秀“甜蜜”。陈彬摄/光明图片

        “婚姻最善于将浪漫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一位朋友开玩笑说,从爱情走向婚姻的过程,就是一个将积攒起来的一大堆诗歌换成一本结婚证的过程。用那么多浪漫的诗歌换来的结婚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当年的结婚证像一个小奖状。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设计看上去比较喜庆。”62岁的谭东方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塘河婚俗的传承人,从事婚俗传承近30年的她,对于婚姻和婚书都有自己的看法。“爱情也许很浪漫,但婚姻其实不容易。”谭东方认为,结婚证书上应增加类似“互敬互爱”“忠诚专一”“家庭和睦”等承诺性的文字,让人们从中体味婚姻的意义,但现在的结婚证书太简单,完全变成了一纸证明。

     

        重庆市江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陈宪东说,现在的结婚证书内页内容主要包括合影照片和持证双方的基本信息,与以前的婚书相比确实比较简洁。陈宪东坦陈,确实听到过一些新人抱怨新结婚证太简单,让人感觉冷冰冰的,缺少温情,而且与其他证件区别不大。但他认为,这种风格更加现代化,也符合现在的潮流,“是这个时代的符号”。

     

        “婚姻是终身大事,结婚证书是爱情和婚姻的宣示和见证,应该见证神圣的爱情和婚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这是一个文化创意兴盛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比翼鸟、连理枝、合欢花、鸳鸯戏水、龙凤呈祥等创意元素的设计,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当代络印,但现在的结婚证书却越来越简化,这确实让人遗憾。”重庆社科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李重华说,与时俱进是“婚书文化”的主流和方向,在“互联网+”时代,完全可以在结婚证书上用“二维码”对男女双方的爱情誓词进行创造性转化和承载,同时也不妨在证书上直接写下“花好月圆”“百年好合”这样的美好祝愿和祝福。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李彥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