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15日 星期六

    百姓日用而不觉

    ——南京如何抓文化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15日 01版)

        近日,江苏南京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着力增强“六力”,即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竞争力、文化感召力、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推动实现“三好”,即城市文化生态好、人的全面发展好、社会道德风尚好。

     

        南京变“灌输”为“浸润”,从细处着手,将文化建设具体化为八个方面:根植历史文化、激活红色文化、互鉴家训文化、拓展书香文化、提升讲堂文化、传扬节俭文化、播种好人文化、倡导志愿文化。如今,文化在南京就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成为市民日用而不觉的精神力量。

     

    历史文化根植家门口

     

        南京是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文明古都,如何让优秀的历史文化大放异彩?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说:“要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历史文化根植于家门口,努力把南京人塑造成‘文化人’。”

     

        “笪桥是东吴凿运渎河始建六桥中的第二座桥,时称杨烈桥。唐代时,名为太平桥,颜真卿任南京刺史时曾在此设放生池。北宋茅山二十六代宗师笪净重建此桥,故称笪桥。”漫步朝天宫运渎河边,几乎每隔100米就能看到一块小型地名牌,以故事方式呈现地名历史变迁。这就是南京的“微地名牌”,仅朝天宫地区就有200多块,覆盖辖区地名总数的2/3以上,地名文化已潜移默化融入百姓生活。

     

        走到张府园社区,一间小屋的门口挂着“小博士之家微博物馆”的牌子,记者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去,在不到30平方米的空间里,分布着“司马泰事迹展”“秋林壁画墙”“国学大讲堂”等板块,每个板块前都挤满了市民。市民王芳告诉记者,南京的微博物馆,地方虽然不大,但随处可见。记者走访多家微博物馆,发现每一家都独具特色,如冶山印记馆以古诗词为主题,博爱101馆以公益为主题。朝天宫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振荣告诉记者,这些微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吸引了近万名市民前来参观。

     

        以微博物馆为载体,南京还开展多样的社区活动,如依托民族之家博物馆成立民族之家歌舞团,依托冶山印记馆成立公益课堂“欣然学堂”,依托小博士之家微博物馆创办青少年活动基地“红领巾实验室”,每年举办文化活动150多场。

     

    红色文化融入家训文化

     

        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拥有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20多处纪念场馆、150处革命遗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已成为城市的宝贵财富。

     

        为弘扬雨花先烈精神,南京市委牵头将烈士故事改编成大型音舞诗画《雨花颂·信仰》,将邓中夏、恽代英等革命烈士的事迹呈现在观众面前,警醒党员干部要把住底线,坚守信仰。

     

        红色文化不仅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也正悄无声息融入南京市民的家训家风中。

     

        在南京江宁区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守陵人叫刘诚在这里守了整整8年。刘诚的父亲就是上一任守陵人,父亲去世前,嘱托刘诚一定要照看好陵园,于是他辞去原来的工作,接过父亲肩膀上的担子。

     

        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南京还举办“跨越时空与烈士对话”“抗战胜利之火传递”“抗战记忆寻访”等文化传承活动,在全市掀起“讲烈士故事,颂革命精神”的文化潮流。

     

    文化提升城市文明

     

        近年来,南京先后涌现出117位“中国好人”、76位“江苏好人”和1301位“南京好市民”,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成为古都的新名片,提升着整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南京是如何建构城市文明的?“这离不开文化的陶冶,我们突出市民的文化主体地位,用基层力量打造现代文明,变单向‘城市管理’为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对此,南京市文明办主任曹劲松归纳出三点做法:

     

        播种身边人的好人文化。玄武区建成“日、月、季、年”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机制,每日推荐“好人365”候选人员,每月推荐“最美人物”“南京好人”,每季度发“善行义举榜”,每年评选“玄武好人”。南京电视台等媒体推出“南京好人365”专栏,每天一期褒扬好人故事。

     

        倡导随手做的志愿文化。南京在全城开展“随手捡”“随手帮”活动,通过设“市民观察员”“市民督导团”监督不文明行为。金陵晚报“虎凤蝶”行动、龙虎网“保护母亲河”行动等环保公益项目都取得显著成效。

     

        传扬看得见的节俭文化。鼓楼区长期在社区开展“旧物置换”“闲物捐赠”“变废为宝”活动,提高居民节俭意识。去年8月以来,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在全国率先开办“节俭365”电视节目,还通过建立示范拍摄基地,开展节俭节约进社区活动。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