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现象级

    微电影如何走得更远

    作者:刘紫瑶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08日 07版)
    视频网站借力微电影突围 CFP

        近日,关于微电影的话题持续不断:先是中国影协成立微电影工作委员会,随后中央新影集团成立微电影学院,接下来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等各种微电影节又将依次拉开序幕。随着技术的进步,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成本不断降低,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你就可以随时随地拍微电影,随时随刻欣赏微电影。由于拍摄成本低廉,题材内容丰富,传播平台广泛,点击收看免费,微电影不仅成为影视爱好者展示才华的绝佳途径,也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随着微电影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名导演、名演员开始步入微电影的制作行列。以刚刚闭幕的2015香港国际电影节为例,黄建新、严浩、蔡明亮等华语电影导演都推出了微电影作品。微电影尽管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有百年历史的传统电影,微电影在题材、制作、传播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题材单一、叙事手法平庸、商业气息太浓、盈利模式有待开掘等。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微电影才能走得更远。

     

    不仅要提供娱乐,更要提供感动

     

        微电影最初脱胎于广告短片,因形式新颖赢得观众的青睐。但随着微电影作品越来越多,哪怕是再新颖的形式也容易引起审美疲劳。因此,能否不断产生新的创意决定着微电影能否冲破目前的瓶颈,进而产生更多可能性。

     

        优秀的微电影往往能够通过小视角揭示大道理,更能够通过鲜活的创意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特别是那些旨在维护公众利益、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公益微电影,更是将关爱、励志、信念、梦想等鲜明的公益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观众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软软的信》《天堂午餐》《我爱考拉》《分享爱》《迷失的家园》《爱归河处》《习惯爱》《第51把钥匙》等微电影在互联网上受到热捧,将健康、文明、和谐的正能量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广大观众的心中,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力量。因此,在新时代,微电影要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不仅要提供娱乐,更要提供感动。

     

        微电影的内容要感动观众,首先题材要贴近百姓生活。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情节更容易使受众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增进理解和认同。老百姓对社会热点问题,对身边的弱势群体和“草根”阶层的生活往往会表现出浓烈的兴趣。微电影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大家感兴趣的,能够反映真实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带有公益和道德教育性质的题材,就比较容易抓住群众的目光,也更容易激发群众的共鸣。优秀的微电影,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中选取故事性强的创作题材,更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够体现主流价值的因子,讴歌善行义举,弘扬真情大义。比如,河北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刘啸宇创作的微电影《天堂午餐》,讲述了一个儿子给去世的妈妈做了一顿其盼望已久的午餐,却只能送往天堂的故事。影片上传网络平台后,很快就引发了众多网友对孝心话题的热烈讨论,短短的时间内点击量就达到数百万次。“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是没有孝心,而是在等待将来,却因此失去了尽孝的机会。所以,尽孝心要趁早,不如就从今天给妈妈做顿饭开始吧。”这是给当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中心倾向异常强烈的独生子女们一个非常友善又非常严肃的提醒。

     

    创新讲述方式,强化艺术探索

     

        微电影短则五六分钟,长的也不过二三十分钟。在有限的叙事空间里,如何讲述好故事,十分考验创作者的智慧,也影响着微电影的品质。微电影时长较短,影片主题只有通过创新的表现手段和技巧来演绎,才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宣传的同质化,避免正能量的说教式释放,从而形成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面对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微电影需要选取最为合理的切入点,并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强化戏剧效果,以便让受众在观影时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其中。比如,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微电影《软软的信》,从一名因父母贪腐入狱而暂时寄养在姨妈家,备受姨妈家轻视甚至欺负的小女孩软软的视角,揭示了职务犯罪对家庭对子女的巨大伤害。很显然,以孩子的视角来审视职务犯罪对子女的伤害,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另外,通过误会、错位和诙谐的语言等营造出幽默的艺术氛围,也可以有效增强故事情节的艺术感染力。当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先进的时代文化、优秀的社会公德被这种幽默的戏剧氛围所浸染的时候,良好的共鸣效应便水到渠成了。获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的微电影《让我们一起污染环境吧》,没有大呼环保口号,而是大张旗鼓地号召大家一起来糟蹋环境,进而将污染环境的结果进行反讽式的美化,让观众在风趣幽默的情境中进行深刻的反省,传播效果非同凡响。

     

        微电影的生存空间非常广阔,无所不在的网络平台,自由灵动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都是微电影适宜的传播载体。目前,微电影的上传、点播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一方面,这为微电影提供了宽松的传播空间,另一方面也给微电影的发展埋下了一些隐患,比如一些微电影借公益之名行商业之实。因此,要尽快建立符合国情民情的微电影监管机制,制定严谨规范的行业标准,特别是要引导微电影创作者自觉遵守主流文化价值的底线,避免不健康因素的渗透,推动微电影走上稳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突破现有盈利模式,开拓更多市场空间

     

        任何一种文化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要解决市场问题,即要找到一种良性的盈利模式。目前,以乐视、爱奇艺为代表的视频网站已经逐渐摸索出了盈利的路子,但整体而言,我国的微电影行业在盈利方面仍存在不少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电影人从事微电影创作的积极性。

     

        微电影要拓展更大市场空间,首先要有专业而强势的推广平台。两年前,央视微电影频道率先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的微电影互联网平台。该平台的成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聚拢了分散的资金、剧本、导演、演员等资源,更重要的是利用央视的平台,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发行合力。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微电影营销推广平台的打造也需要考量媒体融合带来的新机遇,借助移动APP等不断拓展推广发行的途径。

     

        商业定制是微电影发展的另一种趋势。从创作之初微电影便可以结合广告元素进行创作,改变以往影视作品创作后期硬性植入广告的做法。这种商业定制的微电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观众的抵触情绪,使得故事情节更生动,同时既讨好了商家,又能够让观众爱看。一举两得的模式固然好,但如何拿捏商业与艺术的平衡,却需要创作者好好思量。

     

        微电影作为一项创意性事业,从根本上讲最缺乏的不是资金、不是市场,而是人才。目前,微电影行业作品铺天盖地,真正优秀的作品却凤毛麟角,这说明优秀的微电影人才十分缺乏。因此,笔者建议实施微电影人才培养计划,政府和电影行业组织,要积极吸收各方面的创意人才,使微电影人才聚集起来,并通过一定形式的培养,让微电影人才能够迸发出深层次的创作火花。

     

        (作者单位:长沙市南雅中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