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小溪、青瓦白墙木门窗,走进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戽口村,满眼都是绿,侗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
一片绿带来改变
十多年前,戽口村是有名的穷乡僻壤,三面环山,雨天闹水灾,冲得庄稼东倒西歪;晴天闹旱灾,沙质土壤根本无法得到好收成。“忙到八月,管到腊月”,一年忙到头,收获的粮食却只够吃三四个月,多数时间,村民只能吃红苕、洋芋。
1997年,乡里号召大家种茶叶,村里80%的人反对。戽口村党支部书记肖孚云挨家挨户做工作,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和资金,采取大小茶树苗套种,茶叶和茶树苗同步销售的模式,让村民们种茶叶当年就有了收益。尝到了甜头,种茶的村民越来越多。
为解除茶农销售的后顾之忧,戽口村走“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村里还在生产流程、厂房规模、内部管理、生产设备等方面设定标准,实行准入制,将13家茶叶加工厂整合为4家专业合作社。
“以前,每年还要到处去借粮食吃。现在,种茶赚了钱,我们好多人都在市里买了房。可大家还是愿意住在村里。”村民姚茂顺告诉记者,现在绿针茶厂已发展成为当地茶加工量最大的厂,每年生产茶叶50万斤,年利润50多万元。
一条路引来新产业
产业链发展起来了,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产业的发展。
村民姚美云说,以前,村里没通路,只能靠肩挑背驮将茶叶送出山,天没亮就得出发,步行20多公里,把茶挑到宣恩去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村干部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3年时间,在半山腰的岩山上掘开了一条长达10公里的公路。2011年,以戽口村村委会为中心、长达40公里的村组公路网基本建成。
路通了,肖孚云又提出改造特色民居、办农家乐。“我们有万亩茶园、千年楠木、侗族吊脚楼,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好。现在路也通了,人们来戽口也方便了。”2010年,村里着眼于“古村寨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民族团结相结合、与民族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四个结合”,对特色民居进行了全面改造,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可观、可游、可停留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飞檐翘角、木门木窗、白脊白墙、咖啡色群墙,在旧有房屋的基础上,新改造的特色民居完全保留了侗乡民族建筑风格。特有的民族风情与绿色茶园相映衬,美不胜收。
一幅新景邀游人
交通方便了,民居改造了,原本就优美的原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河道两岸、房前屋后种起了杨柳、翠竹、桂花等绿色林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戽口村也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首批宜居村庄、湖北省十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青年眼中最美乡村”、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
手里有了钱,村民们的思路也越来越开阔。村民马苏娥带头成立了“枫香坡艺术团”,排练反映侗族生产、生活的文艺节目,同时,先后组建了芦笙仪仗队、开寨门迎宾队、茶文化表演队等文艺小分队。自2007年以来,艺术团为全国各地游客演出千余场。
“我们将依托茶叶走廊、恩施玉露茶叶品牌,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走品牌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加大特色民居改造整村推进力度,完善侗乡鼓楼、农家乐旅舍、景观树、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将戽口打造成生态旅游第一村。”谈起戽口村未来的发展构想,肖孚云满怀信心。 (本报记者 夏 静 光明网记者 张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