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社区书记,一个像清洁工一样总在默默工作的退休女工,为什么能让群众常常想起,难以忘记?
许巧珍退休后,不知不觉中又在江苏常州南大街街道吊桥路社区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21年,成为江苏省最年长的“小巷总理”。
她有过辉煌,曾经获得全国劳模的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她那么爱美,为自己准备了好几件红色衣服。但她只要开始工作,就只有付出,只有奉献。
因此,她连续五次被居民上“请愿书”留在社区书记岗位上。她因病去世时,千余群众为她送行。
生荣死哀,曾是中国历史上多少高官重臣的追求。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许巧珍做到了。她用平凡小事,解决群众关心的大问题;用自己的奉献,换百姓的舒心;用自己吃亏,换别人方便。这就是她的人生信念,是一个普通党员的价值观。为别人,许巧珍花光了自己的工资,成了高龄“月光族”,而她也真是照亮人们心灵的月光。在社区书记的岗位上,她做出了自己满意、群众拥戴、大家佩服的真实政绩,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博大情怀。她真正是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总有人问:幸福别人,就一定要牺牲自己吗?答案只有一个:是的。特别是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在我们还不是特别富裕的时候,在个别人理想信念动摇、道德底线模糊之际,在群众眼光转向你的那一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是党员干部的唯一选择。
许巧珍用一生回答了一个大问题。既然群众利益无小事,那么“我”的位置在哪里?应该承认,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党员干部的追求必须与群众的所思所想一致,必须利在人后。唯其如此,才能成为别人的好榜样、事业的带头人。让群众竖大拇指,就是党员干部价值追求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