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

    视点

    荆棘中前行:欧洲一体化“道阻且长”

    作者:本报记者 田园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18日 05版)

        欧洲央行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德拉吉发布了欧央行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的最新措施和立场。他说,欧洲央行决定在一周内把对希腊银行的紧急流动性援助(ELA)上限提高9亿欧元。这项决定解了希腊银行的燃眉之急,给即将开启的希腊第三轮救助谈判提供了外围支持,也让为希腊“退欧危机”忧心忡忡的有关各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欧盟官员和他们的支持者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近些年欧洲一体化进程步伐放缓,在先后经历了欧债危机、乌克兰危机、英国脱欧风波、极右翼势力抬头以及最近不断恶化的希腊债务危机,欧元区、欧盟乃至欧洲一体化的道路将何去何从,引发举世关注。

     

    经济一体化遭遇瓶颈

     

        从1950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创立到196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从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到2013年欧盟第28个成员国克罗地亚的加入,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一直牵动着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神经。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将分为建立自贸区、关税同盟、市场统一、经济联盟和政治联盟五个方面,目前这些方面均有所发展,但同时也都遭遇着重重阻力。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说:“欧洲的渐进式一体化必然面临多方位挑战,也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从经济层面讲,欧盟缺少相关创新能力和增长动力,经货联盟机制本身就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离的矛盾,这些都需要欧盟寻找解决办法;从政治层面上来说,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面临国家职能和职权向一体化组织做出转移。欧盟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且都不肯放弃本国的主权和权利,各成员国又寄希望通过欧盟这个框架在国际关系中提升地位,最大限度获利,这也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

     

        实际上,统一欧元区货币、建立关税同盟,欧洲一体化确实沿着经济一体化先行的道路在前进。尤其在成功经历长达五年的欧债危机后,不断好转的整体经济势头,再加上德、法双引擎驱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确实走在全球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列。“经济一体化带动外交联盟和政治联盟的发展,再下去就是所谓司法和内务一体化。欧盟怎样一步步往前走,经济一体化是头炮,一定要打响,才能谈后面的政治一体化。”丁纯说。

     

    展望欧盟前景要有信心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大重要的经济体,这两大经济体的命运休戚相关。去年,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了成功访问,双方决定共同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欧友好合作进入新时期。毫无疑问,对于欧盟的前景,中国是有信心的,相信其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我们不会与欧盟积极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3150亿欧元战略投资计划的对接,也不会强力推动中欧产能合作。

     

        有人说,欧盟正在经历“中年危机”,“上有老”——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下有小”——以希腊为代表的南欧国家和东欧国家,“自己身体还不好”——失业率、移民问题、地区安全问题等。但是丁纯认为,尽管国际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疑虑长期存在,但是就是在质疑声中,欧盟的成员国数量还是达到28个,欧元区也已经拥有19国了,而且从这个机制建立起,迄今还没有一个成员国中途退出,在质疑声中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也应运而生了。如今,欧盟国家之间确实也起到了守望相助的作用,比如此次希腊债务危机,如果没有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帮助,希腊早就破产了。可以说,欧盟的向心引力远远强于其离心倾向。

     

        欧盟各种机制在大风大浪中不断完善前行。将来,欧盟救助机制还将进一步发展,欧盟建立的银行业联盟、财政联盟也会进一步壮大。“我认为欧盟成立以来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并没有走多少弯路,每一次风波都最终走向解决与和解,这个机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总体来讲,我对欧盟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丁纯说。

     

    结语

     

        回到此次希腊“退欧风波”,一开始尽管有近六成的希腊公民反对欧盟救助方案,但是希腊总理齐普拉斯还是在全民公投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公投结果不能说明希腊要跟欧洲分裂,最终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欧盟不是万能的,但脱离欧盟是万万不能的。欧盟绝不是一个围城,外面的欧洲国家确实想进来,但是城里面的国家不想也舍不得出去,因为可以说这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田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