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曹禺的著名话剧作品改编的歌剧《日出》将西洋交响、中国图景和歌剧唱腔巧妙结合起来;首部改编自银幕经典影片的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赢得了全国各地舞台上下的无数掌声;深入基层实地采风创作的歌剧《方志敏》引领观众重温英雄先烈的事迹……这几个月,国家大剧院歌剧舞台上涌现出许多极具魅力的动人故事,纷至沓来的原创作品昭示着中国原创歌剧创作已进入活跃期,这一现象成为中国歌剧事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观众审美需求大相径庭,再加上21世纪国际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观众的文化需求日新月异,歌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下中国的发展中遭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因此,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中国歌剧如何探索一个可持续的歌剧制作方式,如何在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拓展生存空间,越来越成为歌剧从业者聚焦的热点。
产业视野提升合作“含金量”
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2015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纪宴认为,歌剧既是伟大的艺术,又是非常现实的存在,要想使这个行业“生意兴隆”,需要手工艺人的细致耐心,也需要经商者的精明计算。所以我们在注重中国歌剧艺术品质的同时,也要将其放在产业化视野下进行运作。连续举办七届的国家大剧院世界歌剧院发展论坛从去年起首次增加剧目推介环节,各家艺术机构纷纷在此环节推介自己的“院藏剧目”,展示制作实力,让世界歌剧真正“流动”起来——譬如2014年国家大剧院重点推介的剧目《骆驼祥子》,就受到了都灵皇家歌剧院、佛罗伦萨市立歌剧院的青睐,促成了《骆驼祥子》2015年的意大利巡演。诚然,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快餐化、浅层次化的特点正逐步挤压高雅艺术的生存空间,尤其近年来世界经济动荡,又使一些歌剧院的发展捉襟见肘。这个时候,剧院间交流合作便成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正如美国旧金山歌剧院院长大卫·高克利所说:“这是一个很好很务实的方式,打开了一扇东西方歌剧交流的窗口,促进大家深入了解彼此不同的歌剧制作模式和运营方式。”
一种跨越国界的对话机制正在崛起,世界级的歌剧论坛使各方思想激情碰撞,从坐而论道的理论研讨转变为起而行之的实践。以国家大剧院为例,每年歌剧论坛期间,大剧院都促成各家艺术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中外剧院在演出制作、剧院管理、资源共享、人员培训、版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七年来,由歌剧论坛直接促成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2009年,国家大剧院与挪威奥斯陆国家歌剧院、香港歌剧院三方联合制作歌剧《魔笛》;2011年,韩国国立歌剧院歌剧《艺术家生涯》与国家大剧院歌剧《图兰朵》成功互访演出;2012年,日本新国立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制作歌剧音乐会版《阿依达》。通过歌剧论坛,以国家大剧院为代表的中国歌剧界通过交流合作建构集创作、演出、营销、人才培养等涉及各个环节的歌剧生态链,激活了歌剧发展动力。
探索可持续的歌剧制作模式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歌剧艺术走到今天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作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就是观众老化。”在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看来,歌剧艺术如何适应当代的变革,在中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成本的控制和观众群体的培养是必须要考虑的两大因素。
以西方的经验而言,“联合制作”是一种常见的突围模式。张哲认为,无论是巴黎歌剧院,还是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包括英国皇家歌剧院,欧洲现在都广泛采取联合制作的方式,既能增加演出的场次,也能相对降低演出的成本,这对中国的歌剧院来说是值得借鉴的。“当然,歌剧的普及和市场的培养依然是我们当下的主要任务。”
谈到歌剧制作的可持续模式,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从多年悉心经营的经验中提炼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国家大剧院从2008年开始制作第一部歌剧《图兰朵》开始,用了七年的时间,经过引进、联合制作与独立制作三个阶段,建立起了自己的歌剧制作体系。”陈平说,要保证歌剧制作体系可持续地运行,必须要保持开放性的思维,实施“全球化战略”,并且坚持低成本的制作运行。陈平还强调,坚持“两手抓”的战略也为国内歌剧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一方面狠抓歌剧的传播推广和观众培养,另一方面则践行“替代战略”,积极参与介入所有联合制作项目,为歌剧持续的繁荣培养中坚力量。
在本土化和现代化中汲取营养
“任何歌剧到一个国家最后去落地、生根、发展,都要跟这个国家的国情和这个民族对歌剧欣赏的特点、要求结合起来。”张哲强调,中国歌剧的发展,更多要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这个角度入手。的确,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文化土壤也会孕育出不同的艺术审美观,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样式。歌剧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不仅要符合歌剧本身的艺术规律,更要关照中国观众本土化的审美观念。
实际上,数十年来中国原创歌剧的本土化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歌剧创作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不竭的素材和营养。从《白毛女》《江姐》《原野》等经典剧目,到《赵氏孤儿》《骆驼祥子》《日出》等原创新作,中国歌剧题材风格日趋多样,故事编排、音乐风格、舞美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格,用世界艺术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中国故事”。这说明,中国歌剧业已超越借鉴模仿西方经典的阶段,开始步入成熟期。
如果说空间上的本土化是硬币的一面,那么时间上的现代化则是硬币的另一面。“让歌剧能够进入现代,能够跟当代观众进行密切的沟通,特别是年轻观众,这样更能拉近歌剧和观众的距离。”导演易立明进一步指出,更多地创作现代歌剧,努力跻身时尚界和当代艺术圈,是传统西方歌剧在当代中国舞台扎根的不二法门。泰国曼谷歌剧院院长桑涛·苏利库也认为,调整传统故事的背景,进行本土化的尝试,会使更多歌剧经典作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本土化还是现代化,歌剧作为文艺作品的一种,唯有真正扎根群众、真正接地气,才能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拓开生存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