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30日 星期二

    生态文明,贵州与瑞士携手共进

    ——访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

    作者:本报记者 李盛明 吕慎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30日 09版)
    戴尚贤

        作为贵州在生态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瑞士政府今年连续第三年派团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论坛开幕前夕,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戴尚贤大使谈及瑞士与贵州在生态文明领域合作的历史进程,并介绍了瑞士的成功经验。

     

        记者:瑞士和贵州的合作来源于什么样的深刻背景?

     

        戴尚贤:瑞士与贵州有不少共同点。很多人提到贵州,大体印象是这个省份崇山峻岭、远离海洋,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人口也相对贫穷。而所有这些特点,都让我想到昔日的瑞士。那个时候,瑞士还没有进行工业化革命,所有贵州呈现出来的这些地理上和资源上的弱点,瑞士都有。但是后来,瑞士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终于把自己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很自然的,瑞士的经验可以为贵州所借鉴。

     

        记者:近年来,瑞士和贵州的合作有什么进展?

     

        戴尚贤:自2013年以来,瑞士和贵州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其间,瑞士组织了多个代表团来华访问,瑞士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专门到贵州交流参观,成果丰硕。此外,我们还有常驻北京的瑞士专家,他们同大使馆一起,一直在做两国政府层面及学术层面的沟通工作,并通过积极创建具体项目的形式把两国合作落到实处。

     

        记者:您对此次年会有什么期望?

     

        戴尚贤:像往届年会一样,瑞士都是论坛的重要参与方。此次年会,中瑞对话的分论坛是我关注的重点。瑞中两国将从环保、经贸两个角度开展对话和系列活动。此外,瑞中双方还开办了企业一对一洽谈会,贵州省环保厅则联合瑞士环境署及全球足迹网络举行为期两天的生态足迹项目研讨会。

     

        环保方面的讨论集中于如何借鉴瑞士在发展山地经济(高效农业、集约化工业、高端制造业、绿色特色旅游业等)的成功经验,运用国际普遍采用的生态足迹标准,对贵州的生态容量、生态足迹进行分析,了解资源和环境禀赋,设定绿色发展目标,为贵州各级政府高效利用现有自然资源提供决策参考。

     

        记者:对于贵州而言,您认为如何在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上找准平衡点?

     

        戴尚贤:首先我想说明的是,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贵州并不算是特别贫困地区。我去过世界的许多地方,也去过贵州的许多地方,我发现贵州现在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成效高,这是非常惊人的。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贵州生态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贵州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人文资源丰富。这里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化和传统虽然不同,但都是贵州最宝贵的资源。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好处是,让人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让人们能够彼此尊重。我们天生不同,我们喜欢不同,我们也坚持不同;与此同时,我们还唇齿相依,这两方面并不矛盾。

     

        再次,从经济发展的前景方面看,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想要更加舒适的生活,都希望拥有美好的未来,因此生态和科技的发展方向也是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但是发展的模式各有不同,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更加健康和环保的生活方式,让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并行不悖。这并非不可能,因为瑞士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要知道,瑞士富起来已经好几十年了,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的增长速度无法和中国相比,但是我们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成就不可小觑。25年来,瑞士的GDP增长了36%,人口增长了19%,但是人均污染排放却降低了20%。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变得富裕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这是可行的。

     

        记者:对于贵州乃至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瑞士的经验有哪些可以分享?

     

        戴尚贤:瑞士几十年来建设城市的第一个经验就是强调分散化,不集中建大城市。让人们的工作地和居住地尽可能地近。交通距离越长,越耗时间和能源,同时带来更多污染。道路拥堵也会让民众不悦,生活的幸福感就大大降低了。

     

        瑞士的第二条经验是一定要强调产品的高质量。由于瑞士是山区,人力资源有限,我们希望在生产中最大地获利,又希望带来最少的污染,那么我们只有走一条“少而精”的路。瑞士的高标准严要求体现在人员培训和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

     

        瑞士的第三条经验就是发展智慧经济。瑞士和贵州很像,要保持良好生态,就不可能依赖重工业。我们特别重视对人的潜能的挖掘,让人类的创造智慧体现出经济价值。最近,贵州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方面做了很多探索,这一产业方向非常正确。(本报记者 李盛明 吕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