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晚,随着10项金爵奖奖项一一揭晓,为期9天的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9天里,优秀的影片、杰出的电影人、专业的观众,以电影的名义聚集在上海,以电影的名义交锋碰撞,共同组成了一场关于电影的梦想秀。
在这个不缺少节日的时代,一个美丽的城市以电影或艺术的名义向外发出邀请,似乎很快就能成就一个节日、一种文化现象,甚至一门精明的生意。已走过22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不满足于此,伴随中国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这个年轻的A类国际电影节有着更宏大的抱负、更清醒的追求:电影节不是明星盛宴,也不是豪华晚会,要的不只是热闹和人气,而要保持一颗爱电影的初心,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一双慧眼
就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张宏森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说的那样:“电影节的本质是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才华的激发和人才的涌现。而这一切都要落到电影作品上来。好作品永远是衡量电影节的唯一标准。”
事实上,这些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焦点始终如一,就是电影。立足“亚洲、华语、新人”,上海国际电影节通过合作升级的电影项目创投、首度设立的互联网电影系列活动、评奖体系升级的亚洲新人奖和专业、公正的金爵奖搭建的阶梯式平台,完善对亚洲电影新生力量的扶持和孵化。中国电影新生力量代表张猛,就是从电影节的创投项目、亚洲新人奖最终走上金爵奖的舞台,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阶梯式扶持平台的成功代表。
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立的“亚洲新人奖”曾鼓励了亚洲地区一大批电影新人,宁浩、高群书、林书宇等导演都曾从“亚洲新人奖”被业界和世界认识,并走向更大的成功。今年亚洲新人奖升级,成为亚洲唯一一个采用“提名制”形式表彰新人的专业奖项。15部亚洲优秀影片让评委会看到亚洲电影新人的爆发力。最终,伊朗新锐导演胡曼·斯耶迪的作品《13》夺下最佳影片和最佳摄影两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整个评奖活动将更多的新人推向聚光灯下,成为亚洲电影新势力的风向标。
主竞赛单元“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则体现了电影节的专业、权威和影响力。今年金爵奖参赛影片佳作云集,金爵奖入围作品包括俄罗斯大师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新作《中暑》、韩国名导姜帝圭新作《长寿商会》、中国导演曹保平备受关注的作品《烈日灼心》、以文艺见长的中国导演霍建起的新作《1980年代的爱情》、日本导演黑泽清的《岸边之旅》等。
多元视野
凭借专业化的诉求、市场化的运作,凭借多年扎根观众的深耕细作,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展现出一个成熟电影节所具有的胸襟和视野。
本届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2096部,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片展映多年来深耕厚植,体现了电影节不同于好莱坞体系的观影氛围,传播多元主流的价值观。经选片人选片,391部中外杰作在覆盖上海17个区县的45家影院的51块银幕放映1275场,举办了80场观众见面会,观影人次超30万,票房近1800万元。其中,展映特别设置了丝绸之路和金砖五国等特色单元,以日本导演山下敦弘描绘大阪风情画的新片《味园》为代表的亚洲佳作和以巴西著名作家同名传记电影《保罗·科埃略》为代表的非好莱坞影片得以在这些单元里与中国观众见面。
今年的“国际影视市场”展商超过500家,专业买家超过6000名,来自德国、俄罗斯、奥地利、意大利、新西兰、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展台超过40%;“电影项目市场”自设立以来,已促成、孵化24个项目完成,今年共收到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85个项目报名,由评选委员会选出35个入围项目,其中10个为“青年电影计划”,8个为合拍项目,入围项目的洽谈预约数量超过630条,创下历史新高。除博纳、光线、英皇等传统影视企业外,还吸引到盛万投资、德同资本、乐博资本等来自基金、风投的资本前来,帮助成熟度颇高的项目“加温”沸腾。
观念交锋
服务影迷、服务电影、服务电影人,聚合产业势能,吸纳社会力量,发现产业发展新兴话题,引领行业未来发展,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为自己定下的使命。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最近几年发展的重点,国际影视市场与电影论坛一起成为中国电影生态的浓缩写照。它们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展及竞赛单元以外的重要补充,构成了了解中国电影产业核心、对话中国电影重要人物、找到进入中国市场钥匙的重要产业平台。
本届电影节上,16场论坛从艺术创作、产业格局到影视金融、市场完善,从新编剧人才到中外电影教育互鉴,从中外合拍片、中外动作片到互联网巨头联姻电影产业,主题多样、话题务实、观念交锋。
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电影的梦想。正如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的感慨:“物质都是暂时的、容易消逝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也无论人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只有艺术对我们而言,才是不变的、永恒的。”
(本报上海6月21日电 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