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6日 星期二

    聚焦女足世界杯

    解密加拿大女足的飞跃

    作者:本报记者 侯珂珂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6日 09版)

        国土面积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加拿大,至今都没有全国性女足联赛,但加拿大女足却在经历着“黄金时期”。2003年女足世界杯四强,2011年泛美运动会女足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季军,加拿大女足不断飞跃。

        在中国女足小组赛的征战城市埃德蒙顿和温尼伯,青少年女足训练和比赛的场景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加拿大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完善的体育设施,足球场、塑胶跑道、网球场等,大多免费开放。在适宜户外活动的周末,足球场里都在举行青少年女足赛,参赛的是由学生选拔组成的业余俱乐部,她们装具齐备(都是自备),由教练统一带队,赛场上有裁判,整场比赛颇为正规,观众则几乎都是球员们的同学、朋友、家长和邻居。

        当地时间6月14日,在温尼伯市政广场附近的一个足球场上,一片欢声笑语——来自这个城市的两支小女足队伍正在进行“紧张”的对抗赛。当地时间15日晚上6点,中国队在温尼伯与新西兰队展开小组赛最后一轮争夺出线权的较量。“明天我会去现场看世界杯比赛,虽然加拿大队不在温尼伯赛区比赛,但我还是要去感受气氛。加拿大队与中国队在一个组,而中国队又在温尼伯比赛,我希望两支队伍都赢,但我还是希望加拿大队排名小组第一。”比赛结束,身穿蓝色球衣的小女孩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7个年级都有女足球队,学校为此专门聘请教练在每周组织训练。”

        由于男生更喜欢加拿大的“国球”冰球和美式橄榄球,足球场就成了女孩子们的天下,尤其是公立学校,许多女孩子都喜欢选修足球课,因为和其他项目比起来,选修足球需要负担的费用最少,而且出场“秀”的机会也最多,比较容易脱颖而出,成为同学心目中的明星和英雄,这对孩子们而言颇有吸引力。

        据了解,目前加拿大几乎所有公立学校都会开设各种各样的体育兴趣科目。女足科目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比20世纪90年代初增长了近50%,大学阶段的女足课程则更接近专业化,每学期还会组织校内和各大学间的联赛。学校和体育俱乐部以及社会组织的经费支持,保证了加拿大女足运动发展的稳定。来自加拿大足协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加拿大拥有超过30万女足人口。

        尽管加拿大女足在成绩上有了飞跃,但姑娘们没有一份稳定的足球收入,踢球对于她们而言主要是兴趣和感受快乐。2003年女足世界杯,当时还是弱旅的加拿大队爆冷击败中国队,加拿大媒体曾表示“加拿大姑娘们是在快乐地踢球”。本届世界杯,虽然揭幕战加拿大队依然战胜中国队,但与中国姑娘们相比,加拿大队员必须有工作才能支撑自己热爱的足球运动,4号莫斯卡托是大学助教,19号拉切利是快餐车合伙人,3名年轻球员为大学和中学学生,还有6人在美国女足职业联赛效力,其他队员则效力于欧洲各个女足联赛。

        事实上,女足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处于准职业化、半职业化甚至纯业余水平。仔细解读加拿大的女足发展不难发现,在这片极具体育传统和运动天赋的土地上,以激发青少年兴趣为基础,通过强大的普及率和社区、学校女足运动的蓬勃发展来促成女足运动的良性循环,最终令加拿大女足走上坦途。

        (本报温尼伯6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侯珂珂)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