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5日电(记者张景华)抢救民间家书十周年座谈会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10年来,项目组征集家书4万余封,先后出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抗战家书》《打开尘封的记忆》《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等家书9册,正在编辑《中国民间家书集成》第一辑10卷。
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46位文化名人的联袂倡议下,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机构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2009年5月,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使这一发端于民间的文化活动有了坚实的依托。
作为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最新成果,《云中喜有锦书来》《抗战家书》和《廉政家书》也将面世。
座谈会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完成的“我与家书”公益调查结果发布。在1220位受访者中,有九成受访者喜欢家书文化,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抢救家书,三成受访者还保存着家书,而坚持手写家书的只有7%。
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的“数字家书”项目同时宣布启动,面向社会征集数字家书,全面促进家书的收集、整理、开发、服务和传播,促成新的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