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名义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农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继续提升。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子商务正在转变农村的消费和流通模式。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如何开辟并拓展农村的巨大蓝海?
1、农村物流:无缝对接电商
【案例】
“在微信朋友圈卖荔枝,本地七八元一斤的荔枝能卖到15元,最高等级的荔枝发到华东地区,130元一斤包邮。”在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村民何国标通过村级快递便民揽收点发货,将当地最有名的贡园荔枝销往全国。“以前靠批发商收购,价格最低时被压到几毛钱一斤。”何国标告诉记者,现在送到附近的快递网点,可以直接卖给电商,当场现金结算。
茂名荔枝历史悠久,著名的“妃子笑”便出自这里,高州的根子镇还被称为“中国荔枝第一镇”。“我们根据‘乡乡有网店、村村通快递’的发展目标,鼓励快递企业先下到乡镇设点,提供快递服务,重点下到名优土特农产品产量多的镇村。”茂名市邮政管理局局长陈昌永告诉记者,“快递下乡”使得荔农改变了原有的销售方式,部分果农从中间商代销变为自产自销,走出了“果贱伤农”困局。
据统计,今年1至4月,广东完成快件收投近21亿件,以单笔快件货值160元计算,广东快递业承载了3360亿元货值的物品寄递。“广东已建立快递农村服务网点1700多个,覆盖超过800个乡镇,乡镇覆盖率超过70%。快递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温度计’和‘晴雨表’,要提高快递‘向下’进程的深度,积极升级消费引擎。”广东省邮政管理局局长江明发说。
在荔枝上面放几包冰袋,先装进泡沫箱,再装进标有“鲜果冷链专递”的蓝色纸箱——这便是顺丰速运今年保鲜的“秘密武器”。茂名地区顺丰负责人陈沛华说:“我们全程使用冷链物流和航空物流,缩短水果运输时间。今年,各地的消费者在24-48小时里都吃到原汁原味的新鲜荔枝。”
国家邮政局透露,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的目标。今年,茂名市设立了150多个村镇便民快递揽收点,方便村民就近寄递荔枝。从5月下旬至今,茂名市的快递企业已累计收寄荔枝快件5万多件,总量达300多吨。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配送路线长、市场集中度低等问题,农村市场的物流快递发展相对缓慢,大大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消费者即使有网购需求,但考虑到快递配送的不便利,这种需求往往会被限制。
“我国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巨大,然而农村基础流通设施相当落后,这制约了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因此,完善农村基础流通设施,转变落后流通方式迫在眉睫。”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目前,农产品电商做得好的多是一些特色谷物类农产品,这些产品的保存、配送相对简单,可以通过普通快递及邮局发出。但是生鲜类农产品的电商做得就比较少,主要是农村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日前,商务部发布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在1-2年内实现在全国创建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县,示范县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目前,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在河北、河南、湖北等8省、56县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
2、互联网+农村:产业在线化 就业本地化
【政策】
5月7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并且鼓励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意见》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出台支持政策措施。
专家认为,农村电商及本地服务的蓝海,不只是在于农民的购物需求,更在于农民的销售需求。也就是说,农村既是农村电商的需求产业链下游,又是最原始的供应产业链上游,这是一种双向的商业供需模式。相比于互联网激发的农村消费,互联网也正在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农村与城镇在资源和产品的流通上的地位趋于均衡。
自“快递下乡”后,广东茂名的果农开始“另辟蹊径”。家里有着20-30亩果园的邱勇钦还是位淘宝卖家。“经销商收购的价格是一块多,我在淘宝上可以卖到五六块,当然愿意自产自销了。”邱勇钦说,目前他在网上开卖的桂味荔枝的价格是6斤包邮118元,目前已经销售了800多箱,而他的预计目标是每月达到1500箱。
据茂名市副市长梁罗跃介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有村民4700多人,往年靠卖荔枝的收入为五六百万元,而随着快递下乡与电商无缝对接,新的销售渠道逐渐在农村兴起,今年该村的荔枝收入有望达到七八百万元。
阿里研究院《2014年度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阿里零售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75万个,相较2013年增长61%。同时,阿里零售平台上注册地址在乡镇的农村卖家达66万个。与此对应,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也再创新高。2014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483亿元,较2013年增长70%。2010年至今,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的年均增速为112.15%。
“互联网正在使得农村消费都市化、产业在线化和就业本地化。”阿里研究院《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使得创业氛围和产业辐射更强,对于农村创业和就业都形成了强大的拉力。同时,电子商务对当地传统产业的渗透率和改造能力也更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透露,目前,全国涉农的网站大概已经超过了3000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000多亿元。沈丹阳表示,目前商务部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重点将集中在对农村传统流通网络进行信息化改造,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拓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领域等四个方面。
3、农村消费:蓝海潜力显现
【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增长12.9%。
从以上数据看,虽然绝对值上仍与城镇消费有较大差距,但在名义增速上,这已是农村消费连续三年超过城镇。
“从去年农村消费增长的月度数据来看,农村消费增速较高的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上升的趋势,农村消费对总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赵萍表示,在稳增长的背景下,要发挥“三驾马车”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稳住农村消费其实就是稳住了总消费的增长。
当前,农村已成为我国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收入增幅连续第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9年的3.33∶1降至2.92∶1。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商消费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电商覆盖较低的农村,将随着与电商的深入推进,步入叠加式增长的“互联网+农村”消费时代。
2015年1-4月份,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3%,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9.9个百分点。此前的2014天猫双十一交易额中,农村的消费占比达到10%,占总额比重也在持续扩大。《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预测,农村的网购消费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2014年达到1800亿元以上,而在未来的2016年,这个数字会迅速扩大为4600亿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占全国网民比重为27.5%。相比于农村网络消费仅占全国网络消费一成左右的比例,这个比重也预示着农村电商发展的巨大潜力。
赵萍认为,农村年轻消费者对新生事物和新产品的接受意愿远远强于城市,农村对电商的接受意愿也强于城镇。事实上,农村电子商务的潜力已经显现。在近两年的大型电商促销活动中,农村市场显示出强大的网购能力。因此,国内大型电商企业阿里巴巴、京东等已经开始抢占农村市场,以进一步挖掘农村的消费潜力。
(本报记者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