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

    教师探索

    发展古典诗词“吟唱”艺术正当其时

    作者:过常宝 周云磊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0日 05版)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一种优雅精致而富有意蕴的审美方式,也是一种陶冶情志、深入人心的教育手段,它渗透在历史的每一个瞬间,浸染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先人们积数千年之心血馈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转变,古典诗词曾经有过的鲜活而丰富的体验形式,逐渐销蚀,成为历史的记忆。重新激活古典诗词对于社会、人生的生动性、亲切感,并借此更好地体认伟大的民族传统,养成富有内涵的美好人格,对于诗词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诗词“吟唱”需要形式的创新

     

        诗词在古代的表现形态,首先是声音的,然后才是文字的。吟诵咏唱所具有的表演性、参与性、娱乐性,是诗词魅力的重要内涵。古人学习诗词、创作诗词、欣赏诗词、传播诗词,都离不开声音的参与。

     

        依照与音乐的结合程度,古典诗词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诵、吟、歌、唱。“诵”即朗读,先秦即有,但后人却少用;“吟”是具有感叹、玩味式的诵读,通过略显夸张的轻重缓急,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蕴;“歌”通常有合乐的要求;“唱”则强调它的表演性。其中“吟”是个人学习、涵咏、感悟诗文的最基本方式,也是诗词最为经济、最为普及的表达方式;而“歌”和“唱”是专业表演,有着更高的艺术性、欣赏性。诗词吟咏、歌唱,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形态,其意都在于传达、体悟诗词中的韵律美和细腻丰富的情感内涵。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词吟咏和歌唱的古典方式已经逐渐模糊或失落。一些有识之士凭着有限的材料或记忆,在低幼学生中推广诗词吟咏,或进行诗词吟咏的研究,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诗词“吟唱”艺术发展值得期待

     

        现存古代词曲乐谱,如《碎金词谱》《九宫大成谱》等,为诗词吟唱配乐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古典情怀。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欣赏趣味的变化,我们很难完全采用古谱来吟唱诗词,必须在形式和技巧上有新的突破,要多方吸收与运用现代的编曲理念,借鉴成熟的舞台艺术形式。

     

        “吟唱”单曲,是古典诗词“吟唱”艺术的传统和基本形式。为了推广诗词“吟唱”,必须要有一个适合欣赏的形式,走上舞台是必然的选择。单曲“吟唱”在表演上过于单调,为此,我们首先尝试利用主题或风格,对单曲进行有机的组合,如“金戈铁马”“良辰美景”“田园风光”等,这些设计可很好地串联诗词,使得表演更集中、更有兴味。

     

        诗词与戏曲有着天然联系,昆曲、京剧中大量使用诗词,现代歌剧、诗剧等也都有诗词参与,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为了更好地丰富舞台呈现,更适应当代审美文化,我们提出了“吟唱剧”的概念,让古典诗词“吟唱”与戏剧结合起来。“吟唱剧”艺术容量更大,可以深度整合多种舞台效果,并且可以集中表达某一主题,给古典诗词的诠释提供更大的空间。

     

        我们发动学生创作并表演了首部古典诗词“吟唱剧”《诗酒李白》,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生为线索,以“诗”“酒”为主题意象,讲述了他传奇人生,其中先后“吟唱”了十首经典李白诗词作品,包括《渡荆门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清平调》《月下独酌》《关山月》《秋风词》《哭晁卿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下江陵》《临终歌》。从“吟唱”单曲,到有人物,有情节故事的“吟唱剧”,让传统的“吟唱”艺术在展示形态上一跃成为可以对话当下观众欣赏需要的新形式。

     

        “吟唱剧”中所呈现的仪式性表演和戏剧呈现,填补了当今艺术形式的部分空白,表面上是形式创新,实则以其内容的丰富和韵味的独特,满足了现在的人们对于传统精神内涵的体验需求。

     

    “吟唱”向中小学推广普及大有可为

     

        北京师范大学的吟唱诗社凭借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的天然联系,在北京四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北京部分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试点开展诗词“吟唱”教学。一些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也将“吟唱”带到自己任教的学校,目前,全国已有数十所中小学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诗词“吟唱”活动。

     

        中小学诗词“吟唱”活动,在一定程度契合了“戏剧进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升了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语文的兴趣,受到了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有关基础教育部门开展合作,将开发适应中小学教学的系统的诗词吟唱课程。我们期望在基础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配合下,通过课程设计、师资培训,带动中小学诗词“吟唱”活动,并进一步考虑设立多种形式全国性的中小学“吟唱”交流平台,推广和普及校园诗词“吟唱”。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